本报讯 通往贵阳经开区陈亮转运分类分拣中心的一段路泥泞不堪、坑洼遍布,导致途经车辆频繁爆胎。针对市民通过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反映的问题,2月19日,“融媒+督查”工作组赶赴现场走访调查。
工作组在现场了解到,群众反映的这段道路位于开发大道至陈亮隧道之间,是一条支路,全长约1.3公里,整段道路湿滑泥泞,散落着不少砂石。其中,约300米长的路面“伤情”最严重,密集分布着30多处坑洼,最大的坑洼约3米长、2米宽。过往车辆虽小心翼翼“避坑”前行,但仍免不了“大起大落”。
经开区陈亮转运分类分拣中心于2023年5月投用,当时,门前这段道路就未完工。“贵阳经开区的生活垃圾均运往该中心进行处理,大型车辆每天需往返十余次,小型车辆则需往返百余次,这些坑洼一下雨就积成了一个个水凼。”该分拣中心工作人员说,转运垃圾的大车重达32吨,因车身庞大无法“避坑”,常常隔几天就要经历一次爆胎。
工作组从道路施工方贵州杰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了解到,该项目为贵阳经开区生物科技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自2020年启动建设,原计划工期为一年,但因各种因素至今未能完工。“截至2022年,仅完成了路基层的铺设。按照相关规定,未完工前本应对项目进行封闭管理,但为配合周围企业建设运行无法封闭。”该公司项目负责人谢宏辉说。
“坑洼路”何时能修好?对此,道路业主方贵阳经开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工作人员刘叡表示,该公司一直密切关注这条路的复工情况,“待资金筹措到位后,将在3个月内完成该路段的修复及建设。”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杜立 任璐瑶)
(《道路不平整 车辆“很受伤”》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