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25日,记者走进位于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福爱电子(贵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爱电子”)生产车间,只见一批批汽车、摩托车零部件源源不断地从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上顺利下线,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一季度,我们较去年同期大约有15%到20%的订单增长。目前,公司的13条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全部投入生产,力争按时交付订单,冲刺‘开门红’。”福爱电子综合管理部经理汪洋告诉记者,为保证生产,福爱电子不仅加大人力投入,还强化对供应链的管理,有效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
据悉,福爱电子(贵州)有限公司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在发动机管理系统(电喷)、柴油发动机后处理SCR喷射系统、柴油机后处理DPF再生系统、无人机灵活燃料发动机等方面取得多项技术成果,拥有100余项发明专利,在发动机配件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前三。
作为一家高效内燃机核心部件及系统的集成制造商,近年来,福爱电子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累计投入超600万元,针对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生态设计、可回收利用等多个方面实施技术创新升级,以此带动产能增长,推动低碳循环生产,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2024年,福爱电子入选贵州省绿色工厂名单。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我们在绿色制造方面努力的认可,也激励了我们继续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汪洋透露,2025年,福爱电子将积极拓展省内外市场,并计划实施一系列的智能化与数字化改造项目,新增劳动力200余人,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与竞争力。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梁俊鹏)
(《不负春光忙生产 奋力冲刺“开门红”》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