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五治”成效显 农旅融合气象新

——马场镇滥坝村产业发展见闻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3月04日        版次:A04    作者:

“现在居住环境变好了,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大房子,来我们村玩的人越来越多。我过去外出打工,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自从研学基地运营以后,我在家门口就能工作,不仅能照顾好孩子,还有时间打理自家土地。”贵安新区马场镇滥坝村村民吴道芬说。

环境变好、生活便利、游客变多,这是滥坝村通过农村“五治”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结果。

走进滥坝村,平坦整洁的水泥路边,新建的楼房错落分布,路灯排列整齐,村庄安静祥和,却处处迸发着蓬勃生机。

“2022年,我们村成为省宜居农房示范点,我们积极结合‘治房’政策,按照整体规划对全村农房进行提升改造。”滥坝村党支部书记曾凯说。

滥坝村与云漫湖、万亩樱花园、红枫湖景区毗邻,高峰山景区就位于滥坝村属地范围,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随着乡村面貌的不断提升,来滥坝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村“两委”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和多方了解,并持续探索“1+1”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找准发展路子,以“农耕+文旅+科创”为主的研学基地项目应运而生,有力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2024年,研学基地经营收入达到110万元。

“去年‘六一’儿童节有1000多名学生来基地开展研学活动,还有来这里举办户外婚礼、开展户外拓展活动的……”滥坝村村委委员胡晓兰说,“经过这两年的发展,我们村不仅有了新农村的面貌,大家的幸福指数也提高了,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村民王妍是负责代管研学基地日常工作的员工,这几天正忙着布置活动场地,准备“三八”妇女节的团体接待工作。她说:“基地将根据游客需求策划各种活动,不断通过景观打造、增加活动项目、提升服务品质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当地旅游发展。”

“我们认为研学产业有可持续性和可发展性,今年将继续扩大规模。桐树下小木屋会增加更多的体验区,包括磨豆腐、打糍粑、手工艺品制作、非遗产品展示等。”曾凯说。

滥坝村今年将持续以研学基地为依托,通过产学研结合,将该村梧桐大道两侧打造成“开心农场”,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时,举办“四月八”苗族活动、“六月六”布依歌会、农历六月十九高峰山旅游大型活动等,传承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丰富村民和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滥坝村。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