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天来到,万物复苏。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儿童在一年四季中身高增长最快的时间是3~5月,是冬季增长速度的2~2.5倍。这个时期促进孩子身高增长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2~14岁的女孩和2~16岁的男孩,骨骺线尚未完全闭合,抓住时机,科学助长。
为什么春季孩子更容易长高?如何才能科学健康地长高?近日,记者采访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潘丹丹。
孩子矮不矮需科学判断
为什么自家孩子不如同年龄孩子长得高?怎样判断孩子身高是否低于同年龄孩子?孩子高于同年龄孩子很多好不好?面对这些疑问潘医生解释:判断孩子是否“矮”,并非仅凭肉眼观察就能下定论,医生有专门的标准来评估,其中常用到的是生长曲线图。这张图就像是孩子身高的“导航地图”,详细记录了同年龄、同性别孩子的平均身高。如果孩子的身高一直低于这个范围的下限,那就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了。
潘主任说,“在幼儿期至青春期前,孩子的身高生长速度相对稳定。而到了青春期,生长速度大多会先加速,青春期是儿童身高增长的最后冲刺阶段。当女孩迎来月经初潮、男孩出现首次遗精后,他们的身高增长空间就变得相对有限了。”
此外,如果孩子的身高高于同龄人,并且存在青春期发育较早或发育速度较快的情况,为确保孩子的生长发育处于健康轨道上,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前往专科门诊进行咨询和就诊。
家长切勿盲目“追高”
“春季追高吃这个,孩子多长5厘米。”近年来,在社交网络和电商平台上,许多宣传“追高”“助长”的商品广受家长青睐。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以“赖氨酸”“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儿童锌”等关键词搜索发现,有不少商家售卖相关产品。有商家累计销量超过十万,销量过万的商家也不在少数。
“孩子不长高有多种原因,如患有疾病、缺乏营养素、心理因素等,缺乏赖氨酸、锌等相关元素只是原因之一。”潘医生说,对于宣传的某些保健产品,临床可能只是一种安慰剂效应,服用以后或许有一定的改善食欲或睡眠等效果,但是严格意义上,目前没有科学研究能证明此类产品对孩子长高有效。
因此,建议家长从孩子的健康生活方式抓起,督促孩子多锻炼、多运动,改掉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均衡饮食,保障优质睡眠,充分挖掘孩子的生长潜能,不要“病急乱投医”。
打生长激素需谨慎
潘医生指出,个子矮有可能与生长激素缺乏有关。生长激素在孩子身体里扮演着“长高小助手”的角色,它是由大脑中的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生长激素不仅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的生长,还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对脂肪和矿物质代谢也有益处。它就像是孩子身体成长过程中的一股强大力量,推动着孩子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然而,尽管生长激素相对安全,但它也并非十全十美。一些孩子在注射生长激素后,可能会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等副作用,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此外,生长激素的使用还会增加对相关营养素的需求,并可能消耗甲状腺激素。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并在必要时进行补充。少数孩子还可能会出现血糖、胰岛素升高等情况,需要在医生的密切监测下及时发现和处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打生长激素。潘医生解释,孩子个子矮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如遗传因素、营养不良以及一些疾病等。只有那些经过医生详细检查,确定是生长激素数量缺乏或者某些特定疾病引起的生长激素功能障碍性矮小儿童,才符合使用生长激素的条件。
潘医生建议,当家长对孩子的身高问题感到困惑时,应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找儿科内分泌专科或儿童保健医生就诊。专科医生会全面评估孩子的情况,并根据孩子和家长对身高的认可度、接受度,安排全面的检查,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生长激素既是孩子长高的“小助手”,也是一把双刃剑。家长在决定是否使用生长激素时,应充分了解其利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明智的选择。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常青
(《科学助长 避免盲目“追高”》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