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
3月3日上午,记者前往位于贵安综保区的贵安新区进出口粮油产业园二期项目现场,还在约1公里外,便被一片开阔空地上五六个高耸的银色圆形建筑所吸引。走近细看,才发现是不锈钢包裹的筒仓。
“这些斜屋面的圆桶就是仓储的主体建筑,每个容量5500吨,高14.13米、直径24.7米,我们二期项目总共有19个这样的筒仓,总容量为10.45万吨。目前已经建完2个、在建6个、待建11个。”项目施工方、中铁建工集团贵州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卢国强指着已完成的10号、11号筒仓介绍,这些筒仓顶部是入口,斜屋面还有几个通风口,装满粮食后,粮食加工企业直接从底部的出口取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筒仓底部有混凝土结构的基座,四周开设了方形窗口,基座往上则是全钢架结构,顶部是锥形的钢架建筑,整体形状与传统的粮仓极其相似。据了解,这样的建筑方式比混凝土造价更低、但适用性更强。
“二期项目于去年1月启动,共包括30个单体,其中4个成品仓库、19个粮食筒仓、2个工作塔、2个卸料棚以及3个地磅房。”卢国强介绍,“目前工地上有60多名工人在赶工,预计今年9月完成主体建筑。”
“项目整体分两期建设,粮食筒仓储存大豆、玉米等,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项目建设方、贵安新区产控集团现场负责人徐林介绍,“主体结构建好后,我们还将配置传送带、通风设备、提升设备等设施。项目整体进度将按照招商情况逐步实施。”
据了解,该项目覆盖原粮进境、仓储(筒仓组)、加工、物流(公铁海联运)、贸易全环节,将实现“一园通全球”,项目的建设不仅极大地提升区域内粮油储备、加工和流通能力,确保粮食供应稳定,还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一直以来,贵安综保区将大宗原粮进境加工项目作为落实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具体举措。2023年6月,贵安综保区与山东聚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聚天)签订《1000T/D(吨/天)膨化大豆粉生产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山东聚天计划在贵安综保区内投资1亿元,新建日产1000吨的膨化大豆粉生产车间。
在贵安新区进出口粮油产业园项目中,山东聚天计划使用3500平方米厂房及仓容6万吨筒仓,建设日产1000吨膨化大豆粉生产线。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膨化大豆粉3万至6万吨、年外贸进出口大豆不低于12万吨的规模,年税收不低于150万元。
据介绍,作为贵安新区进出口粮油产业园的建设方,今年以来,贵安产控集团坚持“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工作思路,把各项工作往前抓、往前推、往前赶,确保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进一步推动在建项目取得新进展。
“项目达产后将吸引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全链升级,可拉动外贸进口数据攀升,形成西南地区粮食加工核心枢纽。我们将加快建设进度,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粮油产业基地。”贵安新区产控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贵安新区进出口粮油产业园以“政策+产业+开放”三轮驱动,构建“加工-贸易-物流-服务”一体化生态,不仅将成为西南粮食经济的战略支点,更以绿色化、集群化、国际化模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观察
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交汇点上,贵安新区进出口粮油产业园的启动,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粮仓的诞生,更是一场内陆省份破局开放、重塑产业生态的生动实践,该项目以国际视野谋篇布局,以技术创新提质增效,展现出新时代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强劲动能。
该项目依托综保区“境内关外”政策红利,将打通原粮进境加工、仓储物流、国际贸易全链条,形成“一园通全球”的闭环生态。通过与山东聚天等龙头企业合作,项目将西南地区传统的粮食“过路经济”升级为“加工贸易型经济”,预计年处理大豆12万吨以上,带动膨化大豆粉、饲料加工等产业链延伸。这种“以园聚链、以链促群”的模式,不仅填补了西南地区高端粮油加工空白,更将贵州从粮食流通的“末梢”转变为辐射、联动周边的枢纽节点。
在项目建设现场,装配式波纹钢板仓的广泛应用成为最大亮点。相较于传统混凝土仓,该技术采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模块化模式,施工周期缩短、碳排放减少,特别是专用工具的协同作业,实现仓顶整体提升、仓壁螺栓固定,既规避高空焊接风险,又确保结构气密性。这种“制造+智造”的融合,可以说是工业化思维与数字化基因的结晶。
贵安新区进出口粮油产业园的实践印证,内陆开放不是地理位置的较量,而是制度创新、产业升级与开放胸怀的比拼。当银色筒仓在黔中大地拔地而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产业园的成长,更是一个区域打破区位桎梏、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雄心。这种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创新驱动转型的探索,正是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答卷。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佳旭
■项目名片
贵安新区进出口粮油产业园项目位于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18号地块,总投资4.62亿元,分两期建设,主要涵盖产业载体、筒仓组、卸料棚、地磅房等核心设施,并配套充电桩、内部道路及绿化等基础设施,仓储总容量15.45万吨。该项目由贵安产控集团建设,截至目前,进出口粮油产业园一期项目正在平整地块;二期项目筒仓组已完成2个;其他项目将按照招商进度陆续实施。项目聚焦大宗原粮进境加工,建成后,将形成集粮食加工、仓储物流、贸易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园区,辐射西南地区,推动贵州粮食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迈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构建粮食加工枢纽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