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4日,贵州省博物馆举行2025年第四场“专家、馆长进展厅”活动。据悉,本次活动邀请10位专家,围绕该馆基本陈列《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举行10场活动,以博物馆人的语言为观众介绍展览的策展思路和贵州的文化历史。
活动当天,省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王莹霞作为该馆基本陈列展第四部分“兼容并包 因俗而治——隋唐至宋元”的策展人之一,围绕相关展陈和文物,就隋唐至宋元期间贵州的发展作了广泛性和全面性的导览和讲解。隋唐至宋元时期,贵州地区的政治格局和文化交流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时期,政治上因俗而治、多制并存,文化上兼容并包、五彩缤纷:隋朝统一全国后,在贵州境内设置了牂州等行政机构,并置南宁州总管府经略西南。唐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南中地区的控制,设立了羁摩州和经制州。这些行政机构的设置不仅加强了中央王朝对贵州的统治,还促进了贵州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宋代,贵州地区的经制州、羁摩州和诸蕃并存,形成了多元的政治格局;元代时期确立的土司制度,对贵州的治理进一步加强。土司制度在贵州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维护边疆稳定和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在兼容并包、因俗而治的治理理念下,贵州地区的文化得到了繁荣发展。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形成了文化认同和地域认同,为后来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明代时期,贵州的发展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变革。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建省,设省后,贵州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得到了较大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逐渐繁荣起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科举制度在贵州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实施,培养了大量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在政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文化、教育等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阳明心学由此发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活动中,讲解专家还就观众的提问进行了互动交流。据介绍,《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是全国首次系统展示贵州30万年历史文化的通史展览,展出3503件珍贵文物,涵盖多个历史时期的重要遗存,生动呈现贵州的历史脉络和多元文化,展览通过珍贵文物讲述贵州的核心历史文化,向世界展示贵州的独特魅力。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文丰)
(《举行2025年第四场 “专家、馆长进展厅”活动》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