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优美的观山湖公园。

观山湖公园民族大联欢广场。

华润商圈。

观山大桥。

贵州金融城。

俯瞰贵阳奥体中心。
时间无言,实干有声。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推进“强省会”行动的关键之年。一年来,观山湖区以“四城共建”为发展主线,在产业升级、城市治理、改革创新、民生福祉等领域全面发力,交出了一份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和谐稳定、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的亮眼答卷。
数据显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46.92亿元、增长5.3%,总量连续6年位居全省前五;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核心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连续三年入选“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排名持续上升且稳居全省第一。经济指标的稳健增长,彰显了该区发展势能的深厚积累,传递出坚定的发展信心。
久久为功、稳中蓄势,观山湖区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强筋健骨扬优势 “产业之城”动能足
经济是民生之基,产业是发展之要。
2024年,观山湖区始终按照“做精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的总体思路,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二三产业同步驱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加快成型。
这一年,工业全面提速。工业总产值突破350亿元大关、增长55.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9.1%。在工业发展上,吉利新能源车型投产上市,带动汽车年产量翻了两番、突破13万辆,吉利成为全市首家百亿级制造业民营企业;汽车产业产值突破160亿元;“一主一特”产业日益壮大,产值达32.27亿元、增长4.6%。在企业质效上,28户企业荣获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其中,中安科技集团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为全省唯一入选的民营企业。在园区建设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建成开园,标准厂房面积突破230万平方米,水、电、气、讯、网等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
这一年,服务业提档升级,金融业不断壮大。贵州金融城新引进金融及专业服务机构61家、总数突破550家;基金小镇入驻基金企业53家、规模近160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568个、金额超720亿元。会展业带动显著。数博会、酒博会、生态文明论坛三大国际性展会常态化举办,全年举办各类展会活动1500余场次,会展综合经济效益达285亿元,“中国夏季会展名城”品牌更加响亮。商贸业全面提质。“五大商圈”“十大商场”消费能级持续提升,西南商贸城营收达409亿元,电商直播产业园荣获“贵州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示范园区”称号;CCPARK、七米路、阿云朵仓、云上方舟串点成线,成为新的夜间消费聚集区。“乐购观山湖”影响力持续扩大,新引进首牌首店25个,开展首展首秀11场,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拉动消费超120亿元。文旅业活力更足。贵州民族文化园加快建设,天籁九州获评国家3A级景区。举办(承办)民族大联欢活动、贵阳国际马拉松赛等活动赛事900余场,吸引144万人次参与,“爱乐之城、赛事之城、潮玩之城、阅读之城”文旅品牌持续升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服务链配齐、配优,旅游总收入、接待过夜游客、游客人均花费分别达274亿元、774万人次、1399元,均创历史新高。楼宇总部加速集聚。新落户平安人寿等总部企业6家、总数达62家。新培育亿元楼宇4栋、专业特色楼宇2栋,超甲、甲级楼宇数量居全市第一。荣获“2024活力中央商务区”称号并入选“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指数标杆城区30强”。数字动能持续释放。获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打造市级以上大数据典型应用场景11个,带动融合实体经济企业80家,“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水平”指数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
这一年,农业提质增效。新增耕地1552亩,总面积达4.99万亩;完成粮油播种1.85万亩,产量达0.56万吨,实现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增速全市“双第一”。深入实施“千员带万社”专项行动,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288家。新建、提升蔬菜等生产基地4个,渔业实现零的突破。神鹊白茶等特色农产品畅销国内外,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8%。高寨-翁贡-石操乡村旅居示范带加快建设,全年接待旅居客群超3000人次,高寨村、翁贡村分别获评省、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635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超过20万元,其中,千万元级收入以上的村有2个。
精雕细琢提品质 “宜居之城”魅力显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建设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2024年,观山湖区以“东拓西进北接南融中提升”的城市发展战略为指引,拓空间、强配套、重管理、优生态、促融合,城市生活便利度、环境优美度、治理精细度、资源承载度、社会文明度显著提高。
这一年,城市功能更加优化。东部同城大道南段、合肥路延伸段(一期)项目有序推进,西部金湖路金朱西路至朱昌安置房段建成通车,北部花鱼井片区改造拉开序幕,南部产城融合进程持续加快。建成区面积增至83平方公里。“一圈两场三改”年度56个项目全面完成。贵阳一中人行过街天桥建成投用。新增公用停车位4389个。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位居全市第一,保交楼、保交房交付率达100%。建成安置房2496套、保障房1319套,新增保障环卫工人等无住房群体108户。
这一年,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坚持城市净化、绿化、美化、靓化、序化“五化并进”,完成垃圾分类收集房建设254个,实现城区全覆盖。新增绿地21万平方米,规范设置临时摊区26个,完成堵点改造4处,“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省级考核实现四连冠。“生态七率”保持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5%、排名全市第二。完成绿道二期核心区建设,全区绿道总长达70公里。建成乔松园等口袋公园6个,完成东林公园升级。区生态文明展览馆入选生态环境部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这一年,城乡融合更加紧密。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全部通水,惠及2.9万余户。新增农村垃圾分类设施90个,收运体系正常运行率达99%。百花湖收费站开通,观山湖区全面实现“镇镇通高速”。投入近600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23所农村中小学落实“5+1+2”供餐模式、惠及1.13万名学生。三星级以上村卫生室突破20家。林东医养服务中心建成投运,农村养老机构床位数增至728张。新增农村实用人才704人、总数超过3500人。全年争取上级资金1.19亿元、投入财政资金3亿元、吸引金融和社会资金1.04亿元,全部用于乡村发展,城乡共建、城乡共享的格局加速形成。
破立并举添动力 “活力之城”蓄势飞
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24年,观山湖区坚持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促发展,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激发发展活力,城市的开放程度、创新力度、年轻热度和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
这一年,改革开放活力进一步释放。依托观山湖现代服务产业试验区的对外开放平台,加快推进内贸、外贸集聚区建设,持续深化对内、对外交流合作。全年引进重点产业项目125个、总投资达180亿元;新设外资企业25家、增长56.2%,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8.49亿元、增长51.6%。
这一年,科技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家、位居全市第一。“三上”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达112家,研发投入经费23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22.3%。建好建实“观山湖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支持鼓励企业建设创新平台、开展技术研发,新增省级科学工作站等创新平台8个。利用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平台,支持中车绿色环保等15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近20项,在研项目近百项。科技创新“最大变量”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这一年,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持续推进“五个一办”,全年受理并办结政务服务事项91.3万件、满意率达99.9%。金融、科技、人才等资源要素配齐配优,解决企业融资需求75.6亿元,完成留抵退税14.51亿元,为全市最高。持续加强市场主体精准培育、精细服务,新增规上企业123家、上市企业1家,通源集团蝉联贵州民营企业百强榜首。
这一年,人口活力进一步激发。新增常住人口3.55万人,全区常住人口突破74万人。面向黔籍学子、重点产业人才、高层次人才三类重点群体,打好“引育用留”组合拳,新增制造业等各类人才1.42万人,总量突破18万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16万人,博士生以上学历452人。
共建共享暖民心 “幸福之城”成色足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2024年,观山湖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聚焦富民、便民、惠民、安民,将7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一年,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就业方面,打造“乐业观山湖”就业公共服务平台,6个创业孵化基地入孵企业达424家,带动就业4325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4849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42人,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3502人。“一老一小”方面,云潭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理想城社区养老服务站建成投用。区级托育服务中心、社区托育综合服务站、婴幼儿照护室启动建设,新增托位360个,每千人口拥有婴幼儿托位数4.72个。社会兜底保障方面,持续加强低保人员、特困供养人员、残疾人等弱势困难群体保障力度,发放救助补助资金1911万元,惠及4.2万人次。深入开展“护苗行动”,持续筑牢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坚固防线。
这一年,社会事业更加均衡。优质教育供给全面加强。通过“建、借、改、扩”,新增义务教育学位8315个、普惠制学前教育学位960个。打造紧密型集团化办学试点2个。“乐童计划”开设升级服务教学班2090个,惠及学生4万余名,顺利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评估认定。优质医疗服务全面提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观山湖院区正在建设,全区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达9家,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12张,超过省市平均水平。创建省级示范中医馆3家,区妇幼保健院中医馆荣获“妇孺国医堂”称号。教育、医疗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全省教育高地和优质医疗聚集区更加名副其实。
这一年,社会治理更加有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道路交通安全“敲门行动”,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持续加强食品安全,连续四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创新打造“一站式多元化解平台”,信访案件按期办结率保持100%。金阳派出所等3家单位获评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平安建设考核排名全市第一。金元社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风正时济,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观山湖区以“四城共建”为笔、以改革创新为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这座年轻的城市,将持续以其蓬勃的产业动能、精致的城市风貌、开放的胸襟气度、温暖的民生底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坚实基础。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蔡婕/文
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图
(《四城并进 绘制高质量发展蓝图》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