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观山湖现代服务产业试验区/图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菊 江一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作为我省首个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己任的试验区,自2018年5月挂牌成立以来,观山湖现代服务产业试验区以“六新”试验为路径,以建设更高水平的金融产业发展核心区、现代会展服务中心区、商贸物流引领区、全域文旅先行区、高铁经济带展示区、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创新区、总部经济发展集聚区、楼宇经济发展样板区“八区”为目标,奋力为贵州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闯新路、作示范。
近7年来,试验区聚焦核心任务,干字当头、先行先试,走“开放”路、打“创新”牌、用“改革”招促进工作破局,推动产业“出圈”,逐步构建起现代金融、现代会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和数字经济、总部(楼宇)经济的“4+2”现代服务产业体系,服务全市、辐射全省,特别是现代金融、现代会展、楼宇经济成为全省标杆,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做强首位产业 强化金融赋能
前段时间,贵州中鉴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获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标志着科技引领的中鉴大曲品质又上新台阶。多年来,中鉴酒业持续转型发展,离不开金融赋能。
贵州宏诚国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血液安全、生物安全等提供保障方案,自去年落地贵阳以来就实现快速发展,其中也离不开金融赋能。
两家企业得到的金融服务,是试验区促进金融资源集聚、金融赋能企业发展的结果。试验区成立后勇担重任,发挥贵州金融城、贵州观山湖基金小镇这两个特色载体对产业的吸附作用,将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首位产业”强力推进。
贵州金融城作为贵州“引金入黔”战略的核心工程和“十三五”重点打造项目,2017年已完成第一波产业要素聚集,吸引了一批金融机构贵州总部入驻;贵州观山湖基金小镇是全省唯一一个金融服务类特色小镇,2021年在“百家基金入黔”投资峰会上获得授牌,正式落地试验区。
多年来,试验区依托两个特色载体,在服务金融、金融服务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探索。
在服务金融方面,创新服务模式,畅通发展机制。试验区探索建立“政府+国有企业+专业机构”的运营服务团队,不断完善机制、打通堵点,尤其是创新构建“3+1”服务体系(“3”是“服务中心+小镇运营公司+基金管理公司”,“1”是由金融机构担任的轮值镇长),促进基金小镇实体化运行。
“例如通过在基金小镇内设立服务中心,零距离为基金企业和基金管理人提供全程帮办等服务。”观山湖基金小镇实际运营公司招商专员黎克介绍,“3+1”服务体系建立后,基金小镇能够更精准地满足金融机构服务需求,推动基金集聚和发展。
在金融服务方面,打通融资通道,赋能实体企业。试验区以“产业贷+政府投资基金”为工具,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间接融资方面,试验区通过“产业贷”,为潜力项目培育提供多元金融支持,从效率、利率、风控三个维度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直接融资方面,试验区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推动优质要素汇聚,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对观山湖区重点领域产业的支持。
近年来,一“城”一“镇”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贵州金融聚集效应开始凸显,金融业在空间布局、生态构建、作用发挥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为“强省会”行动和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截至2024年末,贵州金融城已集聚金融及专业服务机构557家;基金小镇已入驻基金企业53家,基金认缴规模达1579.83亿元。
发力会展经济 释放“溢出效应”
市会展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在贵阳举办的会展活动,在观山湖区举办的展览场数、演出场数占全市的90%,展览面积占全市的90%以上,形成“贵州会展看贵阳,贵阳会展看观山湖”的态势。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试验区紧紧立足打造“中国夏季会展名城”的定位,用好区域资源,以夏季展会为重要突破口,以展促产、以展兴城。
向外,广交朋友,招大引强。多年来,试验区依托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等场馆载体,以及“观山湖区会展产业孵化园”这一企业集聚载体,引进了贵阳国际车展、贵州能博会等一批展会品牌,涵盖工业、新能源、医疗、农业、消费等领域。
向内,深挖潜力,培育品牌。依托“观山湖区会展产业孵化园”,推动会展产业集聚孵化、集群发展。引导龙头企业挖掘本身产业资源,培育展会品牌。贵州世信展览有限公司结合贵州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成功培育“中国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品牌影响力和行业知名度不断提升。
通过多年探索,试验区会展业不断转型发展,作为贵州会展业发展“核心区”的地位逐渐凸显。
载体不断拓展——包括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贵阳奥体中心、贵阳国际酒博城会展中心等大型场馆,以及20余家高端、中端酒店在内,试验区可开展各类会展活动的场地面积超过38万平方米。
企业不断成长——会展企业加快成长,其中,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有限公司、贵州智海王潮会议展览有限公司、贵阳尚格会展服务有限公司、贵阳大数据博览会有限公司已成为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拥有全省UFI(国际展览业协会)会员单位2家;拥有全省唯一的ICCA(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会员单位。
业态不断丰富——会展业市场主体突破4625家,涉及会议、展览、广告、策划、设计搭建、文化传媒、酒店、旅行社等,形成了以展览为主,会议、活动、赛事齐头并进的“3+4+N”发展格局。“3”即数博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酒博会3个国家级展会;“4”即贵阳国际车展、贵州能博会、贵州消博会、贵州建材展4个市场培育品牌展会;“N”即家博会、宠物展等N个大中小展会。
会展活动的“溢出效应”愈发明显,会展业促使旅游业、商贸业、农业、制造业等产业遍地开花。
2024贵州能博会期间,现场达成271个设备采购订单,56个技术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达到251.26亿元;2024贵州健康产业及医疗器械博览会吸引了340家参展商,拉动酒店住宿、餐饮等方面的消费,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450万元……
截至目前,试验区以会展产业孵化园为中心向外辐射,已汇聚重点会展企业85家,会展及相关市场主体4625家。促进各类展会、活动举办达6000余场次,为贵州打造了沟通世界、展示形象、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
掘金楼宇经济 深挖“空中富矿”
得益于新城规划建设,观山湖区发展楼宇经济具有先发优势。
据了解,观山湖区市场主体达到137100户,大多属于楼宇企业,且保持着每年1万户以上的增长速度,尤其是贵州金融城,汇聚了全省90%以上的金融机构贵州总部。
面对楼宇林立,且主体多、业态多的局面,如何做好管理和服务,开发好“空中富矿”?数字化改革成为试验区发展楼宇经济破局的关键。
“在推动楼宇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入驻企业增多,存在楼宇底数掌握不精准、企业需求回应不及时、发展趋势分析不到位等问题,制约着楼宇经济发展。”试验区规划建设处工作人员曾剑平说。
针对这些痛点和堵点,试验区先行先试,联动观山湖区相关部门和街道,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打造“观观楼宇汇”楼宇智能化管理平台。平台归集了观山湖区市场监管局、税务局、统计局等区级部门的企业数据,促使楼宇管理透明化,提升企业服务精准度,实现了从粗放式管理、自由式发展向精细化管理、引导式发展转型。
同时,试验区创新构建“1+3+N”楼宇服务体系。“1”即区委区政府统筹,“3”即观山湖现代服务产业试验区牵头部署、各街道(镇)楼宇服务中心协同服务、楼栋服务工作站实施管理,“N”即区各行政主管部门依职责提供相关服务。
在位于试验区管委会的楼宇指挥调度中心,一块数字大屏清晰地展示楼宇统计分析数据。其中,“综合态势”板块展示了楼宇的总体情况、楼宇类型、入驻企业概况、税收及入驻率等关键指标;“楼宇详情”板块以雷达图形式,展示了楼宇在经济效益、招商入驻、周边配套、硬件设施、管理服务五方面的具体指标。
数据显示,平台自2023年3月上线运行以来,“企求智办”已为企业解决367个诉求问题。楼宇入驻率从72%提升至87%,三年间纳税企业数量翻番。
近年来,试验区楼宇经济发展多次获得认可。楼宇智能化管理平台入选《2024年贵阳贵安数智赋能工作手册》典型场景案例,是全市唯一入选的区级平台;楼宇智慧化管理经验入选《中央商务区蓝皮书:中央商务区产业发展报告(2023)》,是中西部地区唯一入选的案例;获评“2024十大活力中央商务区”“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指数标杆城区30强”等。
近日,试验区又牵头组建观山湖区楼宇经济促进会,将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产业引育模式,进一步整合楼宇链主型企业、专业楼宇运营商、物业公司及政府部门的资源,健全楼宇产业链,打造品牌楼宇,深挖楼宇经济这座“空中富矿”。
(《做强现代服务业 释放发展新动能》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