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科学城——

深化产学研融合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3月19日        版次:A11    作者:

3月10日,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中低品位碳酸锰矿高效采选冶技术”项目启动会暨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在位于贵州科学城的中南(贵州)贵阳贵安产业技术研究院举行。

“针对‘富矿精开’、科技创新精准对接,开展了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中低品位碳酸锰矿高效采选冶技术’项目启动会与论证会,该项目正是技术对接的‘成效’,由贵州省6家企业与中南大学合作共同攻克中低品位碳酸锰矿资源高值化利用过程‘高效开采、精细分选、精确提取、精准合成’的技术瓶颈,实现贵州锰全产业链技术及装备的升级改造。”中南(贵州)贵阳贵安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密说。

成立于2024年的中南(贵州)贵阳贵安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中南大学科技创新优势和贵阳贵安的资源优势,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生物医药等领域,致力于科技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通过“一院一园一基地”的模式,构建起“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产品孵化—商业化—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加速科技成果落地,打造国内一流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基地。

无论是“0到1”的技术突破,还是“1变N”的成果转化,都离不开产学研的密切合作。

作为贵州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贵州科学城正推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企业亟需的技术支撑、科研团队待转化的创新成果搭建桥梁,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

2023年5月,贵州科学城孵化器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同年12月,贵阳高新区管委会联合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成立贵州科学城业界共治理事会,探索“管委会+龙头企业+科研平台”的新型发展模式;2024年,中南大学(贵州)贵阳贵安产业技术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新医学创新发展研究院西南分院相继落户……从牵头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到联合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再到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抢占市场话语权,一家家科研机构在此落地生根,一批批关键核心技术在此取得突破,企业和高校院所“同题共答”。

为深化产学研合作,贵阳高新区向企业征集技术需求,参与43家企业200余个产学研项目(课题),攻克54个关键技术难题。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56名导师与贵州企业开展220余人次技术交流,举办106场大数据公开课及讲座,组织30余场校企对接、人才供需交流会。

贵州科学城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还以“拨投结合”引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及成果资源。目前,入驻科技创新园的21个项目团队里,985高校团队14个、211高校团队2个、其他团队5个,共引进113名优质人才。

围绕“平台化构架、项目化落地、持续化组织、品牌化打造”思路,2024年贵阳高新区(贵州科学城)科技创新暨成果交流系列活动持续在贵州科学城举行,以活动为依托,助力科研院所、企业、人才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强化区域协作、汇聚创新资源。当下,贵州科学城吸引10余个大院大所科研团队,汇聚1900余名科研及相关人员,累计取得3348项科技成果,推动100余项成果落地转化。

下一步,贵州科学城将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产业服务、人才保障三大体系,围绕产业发展关键需求聚集高端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能力,不断以新技术开辟新产业新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王轩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