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整治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如今,走进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王岗村,随处可见“治风”的公益广告,既成为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提升了村民们的文明素养。
王岗村现有村民202户876人,其中,90%以上为布依族,是一个传统的布依族村寨,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曾获评“全国文明村镇”。近年来,王岗村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村民幸福感持续攀升。
“过去,不是搬家酒、满月酒就是升学酒、立碑酒,为了吃人情酒都出不了门去打工。最离谱的是,有的人家盖一层楼,办一次酒。”说起早些年的人情消费,村民花兴川不禁摇头。
为改变这些陈规陋习,2021年,王岗村实施农村“五治”工作,大力推进移风易俗,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征求村民意见建议,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由村民自己制定红白事操办标准,用文明公约引导村民主动转变观念。
同时,王岗村成立红白理事会,邀请有名望的寨老加入理事会,宣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等文明新风,并监督制止滥办酒席行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摒弃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此外,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王岗村还建立“积分超市”,对简办或不办酒席的村民给予积分奖励,村民拿积分可到村委会“积分超市”兑换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激励村民厚植文明观念,养成文明习惯,“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文明理念在王岗村蔚然成风。
“现在,通过整治滥办酒席,我家吃酒数量比以前少了三分之二以上。”花兴川说,王岗村实施农村“五治”工作以来,完善基础设施、整治人居环境,村庄变得越来越美,许多游客都慕名前来游玩。他把自家闲置的农房改造成了“庖汤”农家乐,去年接待了3000多名游客,赚了10多万元。
乡风文明、民风淳朴,王岗村把更多精力专注到产业发展和增收致富上。王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花葵介绍,依托生态优势,王岗村结合布依族同胞吃“庖汤”的传统,发展“庖汤”产业,打造了“庖汤第一村”,引导村民经营“庖汤”农家乐,吸引游客来赏村景、吃“庖汤”。去年,全村共接待游客3万人以上。截至2024年,王岗村共培育发展农家乐22家、民宿4家,经营户年均收入超过10万元,最高的达100余万元,并带动全村100多户人家发展家庭生猪养殖和生猪宰杀业。
如今的王岗村,少了人情支出的压力,多了产业发展的底气和强村富民的动力。接下来,王岗村将继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充分运用生态优势,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以文明新乡风绘就乡村新图景。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黎荣
(《少了人情支出 多了发展底气》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