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贵阳国际马拉松赛现场。

▲ 演员在“爽爽贵阳 繁花似锦——贵阳路边音乐会·樱约春韵”贵安樱花园专场上表演。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阳市等地考察,强调要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
近年来,贵阳贵安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擦亮“爽爽贵阳”品牌,把旅游产业化作为“强省会”的重要支撑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围绕旅游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实施“四大行动”,打造“六爽”产业体系,推进文化贵阳贵安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名城。
数据显示,2024年,贵阳市接待国内游客超1.67亿人次,同比增长14%;接待过夜游客3430万人次,同比增长10%;接待境外游客19万人次,同比增长140%。
擦亮城市品牌 彰显“六爽”魅力
近年来,贵阳贵安充分发挥《贵阳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9-2030)》等规划的引领作用,精心谋划并编制了《贵阳贵安一核三心多组团文化旅游规划》《贵阳贵安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进“爽爽贵阳”城市IP品牌升级战略,旅游发展驶入快车道,开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塑造城市品牌方面,贵阳贵安紧紧围绕“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这六大核心要素,编制《“爽爽贵阳”城市旅游品牌建设研究》,为文旅融合发展绘制了一幅清晰的发展蓝图。贵阳贵安致力于打造一场文商教体旅深度交融的盛宴,全方位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让游客能够深度领略“六爽”的独特魅力,感受这座城市的无限风情。
自2007年“爽爽贵阳”城市品牌诞生以来,贵阳旅游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声名远扬。贵阳贵安聚焦“六爽”主题,巧妙布局,精心策划并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季”活动,包括烟火季、赏花季、主客共享季、避暑季、温泉季等,旅游市场实现持续繁荣,让游客在不同季节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旅游乐趣。
顺应市场潮流与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贵阳贵安紧密围绕游客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体验需求,积极推出一批新场景、新玩法和新业态,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新场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绘就了一幅幅文旅新图景。太平街、七米路、新印1950、华润万象城等特色街区和购物中心相继开业运营,成功吸引了开心麻花、泰爽金、李山山的茶、梦马户外等375个首发、首店及中高端消费品牌入驻,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消费选择。
——新玩法层出不穷,不断解锁旅游新趣味。贵阳贵安聚焦年轻客群,推出了超级美食、超级派对、超级Walk、超级公园、超级露营、超级洞穴等“爽爽贵阳”十大超级新玩法,让游客在旅途中尽情享受乐趣与惊喜。
——新业态愈发多元,不断开拓市场新领域。“小车小团”等高端定制游产品凭借其细致入微的定制化服务、灵活自由的行程规划以及深度丰富的游览内容,深受市场青睐,荣登携程暑期国内热门包车游目的地榜首,展现了贵阳贵安旅游产业的创新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同时,贵阳贵安充分发挥气候优势,在避暑旅居方面下足功夫。深入实施“爽爽贵阳·旅居生活”计划,率先出台避暑旅居行业发展指导意见,鼓励引导行业有序发展。推出12个市级重点避暑旅居示范点,为游客提供优质的避暑旅居环境。2024年,贵阳贵安发展旅居产业的乡村达139个,乡村避暑旅居打卡者达18万人次,同比增长80%。其中,省外客源占比达74.3%,回头客占比31.2%,约8.47万人次停留30天以上,充分展示了贵阳贵安避暑旅居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凭借持续“上新”的新场景、新玩法、新业态,贵阳贵安以朝气蓬勃的姿态吸引着大量新游客纷至沓来,实现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好局面。2024年7月至8月,国内过夜游客数量连续两月超400万人次,限上住宿业连续两月营业额超4亿元,贵阳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7次刷新纪录,峰值达8.24万人次。一系列举措不仅助贵阳上榜“避暑旅游优选地”、中国“大美之城”、绿色旅游实践优选目的地等榜单,更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进文化建设 提升城市气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贵阳贵安积极响应号召,持续夯实文化根基,大力推进文化贵阳贵安建设,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这座城市既洋溢着浓郁的“烟火味”,又散发着深厚的“文化味”。
为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贵阳贵安坚定“以文铸魂”的理念,深入挖掘以阳明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公民道德建设以及“爽爽贵阳”城市品牌建设之中,不仅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持续修好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心学”,更涵养了城市文明,提升了城市气质,助力贵阳贵安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彰显了文化铸魂的强大力量。
在提升文化遗产传承力方面,贵阳贵安坚持“以文塑形”的方针,精心研究并制定了《贵阳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专项规划》,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在考古发掘领域,牛坡洞遗址、招果洞遗址、大松山墓群等相继荣获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殊荣,其中招果洞遗址将贵阳贵安的人类历史上溯至距今4.5万年前,进一步增强了贵阳贵安的文化自信。在活化利用方面,贵阳贵安编制了《贵阳老城区历史文脉研究与保护利用指南》,系统梳理了老城区(云岩区、南明区)历史街巷名录和历史文脉,建立健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全面推进“一河一道两片区”的改造提升工程,让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贵阳贵安坚持“以文兴事”的战略方向,不断做精红色文化,梳理形成第一批164处贵阳贵安红色资源并建立红色资源名录;做强阳明文化,按照“一个联动机制、一个顶层设计、一个阳明文化数字博物馆、一个精品课程、一个精品旅游路线”的“五个一”工作思路,成功完成了阳明洞、蜈蚣坡古道、甲秀楼(翠微园)、达德学校旧址、阳明祠5个阳明文化保护修缮和保养维护工程;做实民族文化,在观山湖民族大联欢广场连续两年成功举办贵州民族大联欢盛会,并成功举办“民族团结巡游大联欢”和“民族团结演艺大联欢”活动,点燃了独属贵州的“最炫民族风”;做优历史文化,组建贵阳贵安历史文化专家智库团队,以丛书形式深入挖掘贵阳贵安历史文化,《贵阳历史文化丛书》第一批次的《贵阳史话》《甲秀昌明》《山海沧桑》《考古黔中》等著作已经出版;做特群众文化,坚守“三性”“三零”“三味”“三温”的原则,截至2025年3月,全市已累计举办贵阳路边音乐会360多场,吸引7万余名市民登台献艺,现场观众突破300万人次,网络传播量超150亿,成为全省继“村BA”“村超”之后的又一文旅顶流和文化盛宴,充分展示了贵阳贵安群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大影响力。
多元业态赋能 深化文旅体融合
在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新业态的探索征程中,贵阳贵安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不断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三大领域的深度融合,通过多元业态的协同赋能,为旅游行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成功将体育赛事的“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留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贵阳马拉松,作为贵阳“土生土长”的本土体育盛事,已然成为贵阳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的生动见证。
回溯至2014年,贵阳首次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便吸引了1.32万名跑友热情参与;而到了2024年,报名人数已突破9万,竞争3.2万个珍贵参赛名额。从初出茅庐到成功荣获“世界田联标牌赛事”认证,从铜牌赛事、银牌赛事一路升级至金牌赛事,“贵马”的赛事级别与档次实现了质的飞跃,参赛人数亦不断刷新纪录。与此同时,赛事服务也在持续优化升级:开设“贵马”专列、专机,为跑友提供便捷的交通保障;送出文旅优惠大礼包,让跑友在享受赛事激情的同时,也能深度体验贵阳的文旅魅力;参赛运动员凭号码布核验身份后,还可免费或半价游览贵阳市域范围内的旅游景区景点,真正实现了“一场赛事,多重体验”。
2025“贵马”将赛事规模扩大至3.5万人,并从世界田联标牌赛事升级为精英标牌赛事,无疑将把“奔跑贵阳”的赛事氛围推向新的高潮。
除了城市路跑这一经典项目,“奔跑贵阳”系列赛事还创新性地推出了山地越野等特色赛事。
今年3月30日,2025贵阳贵安樱花半程马拉松举行,6000名跑者在浪漫的“樱花雨”中竞速前行,这一场景不仅为贵阳贵安的文旅体融合发展奏响了新春序曲,更展现了赛事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值得一提的是,本场赛事还首创了“电影票直通”机制:外地选手可凭在贵阳市内影院购买的《哪吒2》电影票票根直通报名,这一创新举措吸引了810名影迷跑者踊跃参赛,实现了影视IP与体育赛事的跨界联动。
此外,在3月30日至4月20日期间,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还为经T3航站楼离筑的参赛选手提供了凭参赛号码布免费享受贵宾C区服务的优惠政策。从影院到赛场,再到机场的无缝衔接,贵阳贵安以无微不至的服务与关怀,打造了最闪亮的城市名片。正如北京跑者李雯所言:“贵阳贵安的服务与关怀,就是最动人的城市风景,我想把这份美好推荐给所有跑友。”这番评价,深刻揭示了贵阳文旅体融合的“破圈”智慧——将影视IP、城市文化与体育活动紧密绑定,使一场赛事成为文旅消费的“导流入口”,实现了赛事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展望未来,贵阳贵安还将围绕多元空间,精心策划和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如滑翔伞、航空航模等低空运动,将让参赛者翱翔于天际,感受飞行的自由与激情;利用本地丰富的水域资源,举办桃源河漂流公开赛、全国桨板赛、赛艇等水上运动,让参赛者驰骋在山林间、游弋于潋滟湖光中,尽享水上运动的乐趣与魅力。这些赛事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丰富贵阳贵安的旅游业态,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董容语/文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文化为基塑品牌 文旅产业写新篇》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