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6日至17日,清镇市红十字会联合观山湖区众援红十字志愿服务中心,到清镇市卫城镇、暗流镇开展应急救护持证培训。
本次培训覆盖社区工作者、乡村工作者、学校教师、企业人员、机关工作人员100余人,旨在通过“理论+实操+考核”三位一体模式,高水平推进应急救护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
在理论培训阶段,众援救护队培训教师系统介绍了红十字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及人道主义使命,通过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为大家讲解心肺复苏、AED的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救护的原理和方法,重点阐释应急救护的现场性、初步性、群众性、自愿无偿性四大特点,明确救护员的确认安全、伤情判断、紧急呼救、科学施救四项基本职责。
实操阶段,培训教师以“心肺复苏”为核心,强调“黄金四分钟”急救窗口期的重要性,通过数据揭示每延误1分钟抢救生存率下降10%的严峻性,并分步骤演示成人、儿童、婴幼儿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的差异,重点讲解胸外按压位置深度、人工呼吸频率及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规范。针对气道异物梗阻,示范海姆立克急救法标准动作。同时,在创伤救护培训上详细传授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大技术,尤其强化环形包扎、螺旋包扎、“8”字包扎及三角巾多功能包扎法的场景应用。
在考核阶段,学员分组后逐一进行心肺复苏、绷带包扎等内容考核。经教师团队严格考评,合格学员均取得省红十字会众援应急救护培训中心统一印制的“红十字救护员证”,实现“学考结合、一人一证”。
(龚晓宏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许发顺)
(《清镇市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持证培训》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