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10月团支部升格为团委,到斩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贵安新区高峰中学团委走出了一条脚踏实地的奋进之路。“荣誉是实干的勋章,每一步都凝结着广大师生的心血。”该校团委书记韦明阳道出了背后的坚守。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高峰中学团委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带队建”的发展理念,构建特色团建体系,为青年成长厚植沃土,展现出新时代基层团组织的蓬勃活力。
铸魂育人 点亮信仰灯塔
“思想政治引领是青年成长的灯塔。”韦明阳说,校团委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将党的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创新实施“理论浸润”工程。一方面,邀请校内优秀青年教师举办专题讲座,深入解读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另一方面,组织团员干部开展研讨交流,鼓励思想碰撞。同时,借助线上平台拓展学习渠道,让党的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系统学习,团员干部的政治素养显著提升。
在制度建设上,校团委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规范团组织生活。从团内事务共商,到团知识与党的理论宣讲;从爱国主题教育、志愿服务开展,到支部书记会议、优秀团员评选,每一个环节都严谨有序,确保团组织生活规范化、常态化。团员们在组织生活中凝聚力量、在学习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团委将地方文化资源与团建工作深度融合。作为“地戏”非遗传承人,韦明阳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设地方课程、组织研学活动,带领学生探寻地戏文化的魅力。目前,高峰中学团委正积极谋划,拟定相关工作方案,推动“地戏”进校园,培养更多“地戏”非遗传承人。
固本培元 激活组织动能
做实做细日常管理是高峰中学团委工作的一大法宝。针对往届毕业生团籍未转出的普遍难题,校团委利用“智慧团建”系统,开展团籍档案专项梳理工作,实现团员信息动态管理。这一举措成效显著,自2019年起,该校团员升学转接率连续多年保持100%,是贵安新区最先完成转接工作的学校。
在团员发展方面,校团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完善入团体系制度。即先由班主任推荐品学兼优的学生,再经团支部考察思想动态与日常表现,德育处筛选品德修养,最后由团委进行全面考察。对有志加入共青团的青少年进行细致筛选,确保思想觉悟高、学习态度端正的青少年成为入团积极分子,持续提升团员的整体质量。同时,严格控制毕业班入团比例,确保团学比例保持合理水平。
为提升团支部书记的工作能力,校团委定期组织专题培训与经验交流活动。在团建引领下,团支书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策划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既活跃了校园氛围,又锻炼了自身能力。
在团员干部的努力和校领导的支持下,高峰中学的团组织从最初的40多名团员发展到近些年稳定在120人左右。2024年,高峰中学发展团员95名,编号使用率达100%,团员从入团积极份子培训到成为发展对象,再到正式入团,完全采用积分考核制度进行。高峰中学成为贵安新区内首个以学校为单位召开团代会的学校,也是首个在初中年级建立少先队大队的学校。
搭建舞台 助力青春绽放
围绕学生的成长需求,高峰中学团委精心打造多元成长平台,让青春在实践中闪光。
以升旗仪式为载体,组建学生会、国旗护卫队、志愿服务队,规范国旗下讲话内容,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使其成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同时,抓住重要节点,开展系列主题教育。
在个性发展领域,校团委组织多项文艺活动、体育赛事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激发学生活力,促进特长培养。
在文化阵地建设上,“校园广播站”成为传递正能量的窗口。作为教育主阵地,班会课常态化开展法制、安全等主题教育。此外,完善的奖励机制激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优秀团员干部成为学生们争相学习的榜样。
在党组织与团组织引领下,高峰中学的一代代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与实践中锤炼本领,逐梦更加美好的明天。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潘朝选
(《党建领航育新人 青春建功谱华章》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