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标检测

翰凯斯无人驾驶小巴创造“国内首个”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5月12日        版次:A02    作者:

本报讯 来自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消息,该企业自主研发制造的无人驾驶小巴——RoboBus,凭借其坚守践行的“零妥协安全观”,成为国内首个通过GB 7258-2017标准检测并获得《机动车安全运行强制性项目检测报告》的软硬件全栈自研的低速无人驾驶小巴车型。

这标志着翰凯斯的核心技术体系、安全策略与合规能力得到权威验证,同时,该资质还将为企业申请全国范围内的自动驾驶上路许可和牌照打下基础,助力无人驾驶小巴正式驶入自动驾驶商业化快车道。

据悉,国内自动驾驶车辆均需满足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这一国家标准,才能确保其在公共道路上的安全运行。作为低速自动驾驶载人装备产品,翰凯斯无人驾驶小巴从研发到制造全流程,全面对标机动车标准。

按照国标要求,小巴采用的对称式设计结构,能够确保车辆在各种情况下的稳定性,它的制动系统和悬挂技术,确保了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稳定性,车身配备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更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多重保障之下,让其在制动系统测试中,能够以极短的反应时间和迅速的制动力达到甚至超越国标技术要求。

“安全,不仅是我们在研发小巴时的核心追求,更是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得以普及的关键因素。我们坚持‘零妥协安全观’,除获得《机动车安全运行强制性项目检测报告》外,还通过严密的冗余设计、广泛的测试以及对法规的严格遵守,确保小巴为用户带来安全、可靠的全新出行体验。”翰凯斯电气工程师说。

在设计之初,翰凯斯便从线控底盘、自动驾驶、调度系统等多个方面,采取了多层次、多重冗余机制,即通过多重备份或冗余设计来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单就线控底盘而言,小巴就设置了3层安全冗余。当系统检测到一个控制器失效时,另一个控制器便可激活启动,提供基本功能候补。即便这两重控制器均失效,还有最后一重安全冗余提供底盘制动的基本功能。

此外,小巴采取多传感器融合策略,建立起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在内的综合感知系统,帮助其在行驶过程中获取更全面、准确的环境信息,保障小巴在复杂道路条件下精准识别分析周围的障碍物、行人、车辆及道路标志,从而做出更安全的驾驶决策。

翰凯斯还开发了云调度系统,具备实时数据处理、视频监控、应急接管、报警通知等多种功能,帮助管理人员直观及时地观察车辆运行线路、所处位置等信息,完成有效监管。

“尽管小巴已经具备高度自动化的能力,但我们仍在每辆车内配备了车辆安全员,这些安全员经过严格规范的培训,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随时手动接管车辆,切实为乘客安全出行托底。”翰凯斯首席运营官曹雨腾说。

截至目前,这辆“高新”造无人驾驶小巴已获得贵阳自动驾驶公开道路牌照,其整车关键系统和零部件还通过了欧盟的ECE法规认证,并在意大利获得公开道路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及运营牌照。

“‘零妥协安全观’不仅是我们在研发体系中的底层代码,更是构建自动驾驶商业闭环的基石。未来,我们将继续不断优化小巴,确保每一辆车都能为乘客带来可靠、安全的出行体验。”曹雨腾说。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