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入驻企业贵阳骑遇阁。
“‘小兰山’项目入驻以来,我们村道路改造了,公交车进村了,村民能就近上班了,原来寂静的山村热闹起来了!”近日,说到一年来的变化,观山湖区朱昌镇高寨村村民感慨道:“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项目的建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大变化!”
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是2024年初观山湖区携手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全国首个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当年2月,该村落的首个办公楼项目实施建设。今年2月,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陆续入驻,高寨村有了新面貌。
“去年初,‘小兰山’开始建设,涉及我家的是鸡舍。”高寨村村民陈开元说,他家在高寨村处于比较偏僻的位置,以前看见邻近的村寨逐渐有了农家乐和旅游项目时,他很是羡慕。
“知道有项目进村的消息后,我认为,我们村的发展机会来了。从镇村干部的宣传中了解相关情况后,我便与家人商量,一定要支持项目建设,让村寨尽快发生改变。”陈开元说,随着项目的推进,高村寨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村民的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到镇上赶场要骑摩托车,年纪大的村民很不方便,下雨天更是恼火。现在,公交车进了村子,出门太方便了。”村民们说。“小兰山”项目实施后,朱昌镇联合村委会,对村落私设停车场收费、乱搭乱建、道路占用等大家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进行了整改,依法拆除了乱搭乱建,规范了停车泊位。同时,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将乱停乱放、私搭乱建纳入村规民约和积分制管理,如今,高寨村实现了村落“颜值”与村民文明素质双提升。
“今年4月,我们家第一次没有对樱桃的售卖发愁!”陈开元说,他家有40多株樱桃树,以前果子成熟,要么是赶场天拿到镇上卖,更多的时候是摘了送亲戚,不但麻烦还没有收入。今年樱桃熟了,“小兰山”的员工自己来采摘,10元1斤,这段时间以来,坐在家里就能收钱。
陈开元家的鸡舍距离他家住房几步路,如今改建成了停车场。平日里,陈开元的妻子将自家的鸡蛋、蔬菜等摆放在停车场的角落,“小兰山”的员工下班回家就可以顺道买些,“再也不用担心家里的鸡蛋蔬菜吃不完了。”
陈开元家的变化,只是“小兰山”项目建设以来高寨村加快发展的一个例子。如今,随着“小兰山”入驻企业的增加,高寨村的变化越来越大。
“今年‘五一’期间,我家的炸洋芋得到了企业员工和游客的喜爱,我们全家很高兴。”刘国发是高寨村村民,他说,作为老村民,为了表示对入住的“小兰山”员工这些新村民的欢迎,“五一”假期,他和媳妇炸了洋芋免费招待大家。
去年初,在得知“小兰山”员工需要租住住房时,刘国发把家里300多平方米的闲置住房全部装修,买齐了家具家电出租给“小兰山”员工。去年底,有4户“小兰山”员工陆续入住,现在,他家每月有2500元的租金,一家人与新村民相处得非常和谐。
“小兰山”项目进村,热闹的不仅是乡村,还让村里原先的农家乐升级提档。
“闲来农家小院”的老板胡荣友最近一直喜滋滋的。今年“五一”假期,他家的“小院”着实“火”了一把。
“4月底,我家7间房间就全部预订一空。节日期间,房间全部客满,农家乐也是天天爆满,来的客人,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胡荣友说,节日期间,大概有13000元的营业总收入。
“闲来农家小院”2023年8月开始营业,之前一直只做餐饮,去年,在镇、村支持下,胡荣友将自家的房屋改建成了民宿,当年6月建成营业。
“今年‘五一’,来寨子游玩的游客明显增多,我相信,随着‘小兰山’入驻企业的增加,随着高寨村名气的提升,我们村子的人气会更旺,发展会更好!”胡荣友高兴地说。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帅弋 文/图
(《项目落户村里 大伙喜在心里》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