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韩浩月
济南市有一区名曰章丘,章丘有一去处叫明水古城,古城内有一著名人文景点——李清照故居,故居周边墨泉、百脉泉等名泉日夜涌动,让这个地方充满活力与灵气,距离故居不远处,前不久又新添了一个与李清照密切相关的去处——归来书院。
归来书院名字源自“归来堂”,它是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所建藏书楼的名字,这一藏书楼早已淹没于历史尘埃里,所以归来书院的出现,让人想起易安归来,尤其是书院建于城墙上,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建在城墙上的书店,是夜,曾洒在李清照肩头的月光洒在城墙上,亦笼罩于书院的屋顶,自此之后,书院与李清照故居两相互望,这一幕,让人慰藉。
因为这家城墙上的书店,李清照遥远的形象似乎变得有些清晰、具体起来。上中学的时候,为赋新词强说愁,经常学着古代词人的风格仿写,拙劣到堪称不忍卒读,那段“写词”的经历极其短暂,但李清照的形象却因此烙进记忆,想到她,便想到婉约、清新、清冷、哀愁,亦能想到墨绿、淡青、深蓝等,她的着装以及作品所写到的颜色,均已无形地融入她的性格当中。傍晚的时候,坐在城墙边放置的椅子上和朋友聊天,走神时想到李清照,她的作品几乎都忘掉了,但她的形象却颇真实,由此想到,古今中外写作者呕心沥血费尽笔墨,为的不过是留下三两佳句,或者让读者感到惊鸿一瞥,这两点,李清照都做到了。
书店摆放的书,有与李清照相关的作品,有经典名著,有畅销人文社科类图书,也有书店主题出版物,店名与李清照有关,但却兼容并包,这也算是寻求李清照与当下阅读现象、潮流的衔接吧,想想也是,归来书院是“归来堂”的意义延伸,但它却不可能是“归来堂”的复刻,正如读者们前来明水古城,探访的不仅是李清照故居,更是想寻找李清照的精神余晖在当下的价值。
当下,书店如何能够赢得城市读者的青睐,那一定是书店的审美能力无形中征服了读者,使读者心甘情愿地把时间“浪费”在书店里。在归来书院,就能体会到这种体现在细节方面的审美能力,把书与古城与李清照如此美好地结合在一起,所营造出来的氛围让人难以拒绝。
(《城墙上的书店》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