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4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自2022年7月贵阳市制定《加快“流光溢彩夜贵阳”建设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来,全市积极围绕“爽爽贵阳”城市品牌,大力实施“夜食、夜游、夜购、夜娱、夜读、夜宿、夜体、夜赏”八大“夜筑城”工程,夜间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夜食”占据全市夜间经济首位,占比约48%。贵阳市培育了74家钻级酒家、10条美食示范街区及40个酒菜联动打卡地。2024年全市餐饮业营收272.11亿元,同比增9.9%,夜间餐饮营收约190.5亿元,占比达70%。
“夜购”成为贵阳夜间经济第二大业态,占比约32%。贵阳市着力培育夜间消费商圈、街区,目前,已累计获批5个省级城市商圈、5条省级商业步行街、4个省级夜间美食街区和10个省级夜间消费聚集区。据银联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贵阳夜间消费总额达17.66亿元,消费人次达317.20万,同比分别增长2.71%、5.32%。
“夜游”方面,青岩古镇、青云路步行街已获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近年来,天河潭、黔灵山公园、甲秀楼、四季贵州、天籁九州等重点景区持续推出夜游项目,成为来筑游客夜游的重要目的地。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青云路、花溪十字街、太平路分别接待游客78.36万、31.2万、31.1万人次。
“夜娱”方面,2024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夜间营业性演出活动数百场,小型营业性演出近万场,贵阳路边音乐会、“爱乐之城”成为“爽爽贵阳”的靓丽名片。仅今年“五一”假期,全市共计举办路边音乐会27场,吸引现场观众达15万人次,带动周边酒店、民宿平均入住率超80%。
“夜读”方面,贵阳已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个、城市主题书房14个、社区图书共享系统198个,营业时间均延长至夜间8点,为市民提供了夜间休闲娱乐的多元空间。
“夜宿”方面,截至目前,全市限上住宿业共340家。其中,星级酒店51家,度假精品酒店90家,高等级民宿12家(获评国家乙级民宿1家、省银山级民宿9家)。推动4个品牌酒店项目纳入“全省服务业拟招重大项目一张表”。
“夜体”方面,积极鼓励支持全市健身房、篮球馆、羽毛球馆等体育场馆延长营业时间至晚上10点左右,部分室外篮球场24小时运营,满足大多数夜间锻炼人群的需求。全市夜间开放体育场馆、运动设施超过2000个,全市常年夜运动的市民超过100万人。
“夜赏”方面,结合旅游旺季、节假日,持续推出金融城、中华路、南明河、甲秀楼城市灯光秀,打造璀璨夺目夜贵阳都市风采;与携程、马蜂窝等合作,打造青岩古镇、天河潭、青云路等十大夜景最美打卡地。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庭静)
(《八大“夜筑城”工程 推动贵阳夜间经济快速发展》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