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动能加快培育 新业态蓬勃发展

——贵阳贵安现代服务业发展观察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5月16日        版次:A04    作者:

贵州金融城(2024年5月25日摄)。

2025年4月26日,一场以“咱们工人有力量”为主题的贵阳路边音乐会在筑城广场唱响。

游客在青岩古镇游览(2024年3月18日摄)。

“十四五”以来,贵阳贵安把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综合型生产性服务业、大数据服务、文化旅游服务、现代商贸物流、金融商务会展服务、综合保税区等多种专业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加快,逐步形成具有贵阳特色的集聚区分布格局。

目前,贵阳市获批贵阳国家高新区综合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贵阳小孟工业园综合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青岩古镇特色优势服务产业集聚区等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2个,其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16个,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6个,并打造了中华路商圈、航空港商圈、花溪商圈、世纪城商圈、金融城商圈5个重点商圈,为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新动能加快培育,新业态蓬勃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20至2024年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从2580.75亿元增加至3821.83亿元,“贵阳服务”引领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聚焦发展现代服务业,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既是城市迈向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的显著标志,更是契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必然走向。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不单单是顺应时代趋势的必然选择,更是贵阳贵安未来发展的切实需求。

近年来,贵阳贵安聚焦软服、旅游、物流、人力资源服务、健康养老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软服发展势头迅猛。2024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980亿元,增长20%。

“数谷”建设持续发力。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27.9%,带动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2.9%。

文旅行业提质增效。2024年“爽爽贵阳”城市品牌释放新活力,文旅活动出圈出彩,举办路边音乐会217场、音乐节17场、演唱会10场,“爱乐之城”更加闪亮;民族巡游大联欢传播量超10亿次,全省民族大联欢活动成功举办;上榜“绿色旅游实践优选目的地”等榜单;全年接待过夜游客人次、入境游客人次和游客人均花费分别达3430万、19万、1326元,均创历史新高。

物流服务发展成效显著。物流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贵阳贵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新增A级物流企业29家,总量达115家,占全省67.25%;新增省级现代物流服务业龙头企业5家,总量达17家,占全省54.83%。

人力资源服务业蓬勃发展。自2022年开园以来,中国贵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了上海外服、北京外服、国投人力、智联招聘、红海鸿易等国内知名头部企业14家,培育兴黔、林城等本土龙头企业4家。截至目前,产业园已入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百余家,形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聚焦重点产业发展人力资源需求,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招聘、人事代理、劳务派遣、服务外包、人才测评、教育培训、管理咨询、高端猎头等服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产业园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8.38亿元,纳税总额2.55亿元,提供就业、择业和流动服务115.93万人次。

当下,在贵阳贵安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场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新浪潮,正汹涌澎湃、滚滚而来。今年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贵阳市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聚焦生产、流通、消费三大环节,发挥现代服务业带动支撑作用,更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经济增长蓄势赋能

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以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为重要投入要素的实体经济形态,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走进云岩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现代化的厂房和繁忙的生产场景,散发着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作为云岩区首个新型工业园区,这里不仅是工业发展的承载地,更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云岩产业园是推动云岩区工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工业增量的重要引擎,将打造成为云岩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之一。作为一个综合性、园林式、生态型高新技术生产基地,云岩产业园聚焦“一主一特”产业领域,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发挥地处省会贵阳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逐步形成立足云岩、辐射全市、服务全省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策源地和全省工业经济服务集聚区。

“目前,云岩产业园一、二、三期已建成投用,围绕‘1+2+1’产业细分领域,即以电子信息、特种机器人、低空经济、医疗器械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工业设计和工业检测产业,以工业软件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大数据产业,园区入驻有三是科技、车联邦、健安德、芯时代等30多家高科技企业,为云岩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云岩区园区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海军说。

在招商过程中,结合部分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云岩产业园践行“贵人服务”理念,提出“一企一策、一企一员”的园区服务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在外出招商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对厂房有特别要求,就在项目建设中及时调整厂房布局结构。”郭海军说,随着云岩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建成,以及更多企业的入驻和产业链的完善,云岩产业园必将为全市乃至全省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在南明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形成集仓储配送、批发采购、物流信息于一体的二戈寨物流产业集聚区。该区2024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02.1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9%;规模以上服务业八大行业营业收入达178.90亿元,同比增长14.7%;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势迅猛,分别同比增长31.9%、23%;新增总部企业3家,全区总部企业达10家;新增亿元楼宇2栋,全区亿元楼宇达8栋。

作为贵州省首个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己任的试验区,观山湖区现代服务产业试验区自2018年5月挂牌成立以来,以“六新”试验为路径,以建设更高水平的金融产业发展核心区、现代会展服务中心区、商贸物流引领区、全域文旅先行区、高铁经济带展示区、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创新区、总部经济发展集聚区、楼宇经济发展样板区“八区”为目标,奋力为贵州省现代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闯新路、作示范。

七年来,试验区聚焦核心任务干字当头、先行先试,走“开放”路,打“创新”牌,用“改革”招,促进工作破局,推动产业“出圈”,逐步构建起了现代金融、现代会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和数字经济、总部(楼宇)经济的“4+2”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形成了服务全市、辐射全省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特别是现代金融、现代会展、楼宇经济成为全省标杆,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生活性服务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

贵阳贵安积极构建养老托育服务保障体系,不断织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2024年,新增和改造18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个以上,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普惠便捷的养老、托育服务。

近年来,为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贵阳贵安积极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把养老服务资源汇集在广大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在南明区太慈桥街道铁建国际城医养中心,医养融合让养老更有“医”靠。今年68岁的蒋成燊因腿脚不便在铁建国际城医养中心住了近四年,他说:“医护人员非常用心,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提供丰富的营养餐,我在这里住得非常安心、舒心。”

该中心提供24小时高品质全程医疗及助餐、助浴、助医、助急、助洁“五助”养老服务,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机构养老、康复护理服务,并运用智慧化管理平台把服务延伸至家庭,实现居家养老。

“幼有所育”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贵阳贵安大力推进“15分钟生活圈”建设,不断织密托育服务网络,做到幼有所育、幼有优育、幼有善育。

白云区泉湖街道居民罗燕把孩子送到白云睦米托育早教中心已1年多。“我们是双职工家庭,把孩子托管在这里,公共区域都有在线监控设施,可以实时查看孩子情况,孩子的认知能力和交流能力加强了,性格也活泼了,回家还会主动把鞋放在鞋柜里。”罗燕说,这里的老师很专业,在科学育儿指导方面提供了很多建议。

现代服务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也是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保障。站在新起点,贵阳贵安将重点围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大力发展专业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文化旅游、现代商贸、居民服务、健康养老、教育服务等加快发展品质多样的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

■本版文字由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王涛采写 ■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