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

从19世纪的翰林到20世纪的出版家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5月22日        版次:A07    作者:

在创作完成近40年后,叶宋曼瑛女士《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一书的简体中文版在重庆出版社出版。该书最早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先后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过英文版、繁体字版。

本书作者是新西兰华人作家叶宋曼瑛女士,其1945年生于香港,1974年定居新西兰,现为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新西兰最高级别学术荣誉),奥克兰大学亚洲研究学院教授,华侨大学名誉教授,兼任香港大学、墨尔本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研究员。

张元济,字菊生,1867年出生于广东,祖籍浙江海盐,祖上以科举考试成就、珍本古籍藏书而闻名。同其他士大夫子弟一样,张元济一度以科举为天职,其科举入仕之路可谓顺遂:1889年,与梁启超同年中举;1892年中进士,与蔡元培一道授翰林院庶吉士;两年后,入刑部任主事,后出任总理衙门章京。总理衙门章京是晚清时期处理清廷对外事务的官方机构,接触的是“外国的”“西方的”“新的”的事物。戊戌变法时期,张元济作为维新运动的参与者与康有为一同为光绪皇帝召见。变法失败后,其被下旨革职“永不叙用”,从此离开京城,不再涉足官场,投身当时在上海的、小小的商务印书馆,从一名十九世纪的翰林化身为二十世纪的出版家。

用作者的话说,张元济走的路,“是传播各种知识以救中国;通过文化手段使中国走向现代化”。这一具体的路径,在《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一书中得到了清晰的揭示。

当张元济把出版业变成终身事业,并将商务印书馆发展为现代中国最大的出版社时,他实际上还是在实践同一个目标——传播现代思想和启迪民智。商务印书馆发行了许多教育书籍、参考书以及与教育方法理论有关的书籍,最重要的是商务印书馆有自己的编译所,后来还建立东方图书馆,成为中国的新文化中心之一。张元济先后任编译所所长、经理,对编辑、发行、经营都是亲力亲为。

张元济的一生,呈现了一个有远见、非墨守成规和开明的学者形象,他一方面紧紧地恪守儒家的基本道德信条,另一方面却并非僵化、保守到一见新思想、新哲学就马上抵制。他虽身为翰林,却从不会看不起学识和资历较浅的人。在那个时代,张元济被公认为是藏书家和古籍版本目录学家,对善本书的追求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他于1919年就开始全力支持新文化运动。张元济为赴欧美、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敞开大门,聘请他们去商务印书馆工作。从中国新式学校毕业的年轻学生也同样受到欢迎,并按工作成绩给予晋升,于是在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中出现陈独秀、茅盾和郑振铎的名字就不足为怪了。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一书通过张元济的生平,展现了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等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张元济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文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