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23日,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贵阳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至此,贵阳已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
在文明城市建设中,贵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为民、惠民、利民”的创建理念贯穿全过程,把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和农村“五治”作为推动文明创建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牛鼻子”和“主抓手”。从“小破旧”区域微改造、微提升,到强力推进垃圾分类、交通治堵、整脏治乱“三大攻坚战”,再到推进五大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等,贵阳多维度发力,既扮靓城市“颜值”,又涵养文明“气质”,内外兼修推动城市品质全面跃升。
如今,走在贵阳街头,文明新风已融入城市肌理。在“文明餐桌”行动的推动下,全市餐饮场所广泛张贴“光盘行动”宣传标语,厉行节约蔚然成风;“文明交通”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宣传“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理念,使交通文明深入人心,贵阳市百城交通拥堵指数从第3名降至第25名,路途时间平均减少20%以上,出行效率明显提升。
此外,太平路、曹状元街、青云市集、十字街、新印1950等一批特色商业街区的打造,为贵阳城市文明注入新活力,成为市民游客共享的“文明地标”,全年旅游指标屡创新高;深挖红色、阳明、民族、历史、群众等五大文化内涵,通过主题活动等形式传承文明基因;以绿色为城市文明底色,推进污染防治、绿色发展,去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8.9%,绘就宜居生态画卷。
去年,全市建成“15分钟生活圈”项目327个;新增停车位两万个,智慧化改造提升农贸市场20个;城中村改造开工安置房3.45万套、老旧小区4.1万户、背街小巷100条;改造宜居农房1万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以上;30户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雪梅)
■相关新闻
贵阳贵安再添9个全国文明村镇和16家全国文明单位
本报讯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贵阳贵安9个村镇新入选全国文明村镇、16家单位新入选全国文明单位。截至目前,贵阳贵安共有33个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单位37家。
此次贵阳贵安新入选全国文明村镇有息烽县温泉镇、乌当区羊昌镇羊昌村、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兴家田村、观山湖区朱昌镇高寨村、修文县阳明洞街道幸福村、息烽县永阳街道猫洞村、息烽县永靖镇坪上村等9个村镇。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白云区都拉布依族乡、清镇市卫城镇、息烽县小寨坝镇等24个村镇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新入选全国文明单位的有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贵阳市气象局、中铁贵州工程有限公司等16家单位。国家税务总局贵阳市税务局、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贵阳市白云区大山洞街道办事处等21家单位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雪梅)
(《贵阳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