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9日,国家档案局公布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全国52项档案文献入选。其中,贵州省档案馆申报的“贵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档案文献”、遵义市播州区档案馆申报的“仡佬族史书《九天大濮史录》”在列。
据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是2000年设立的国家级名录,为中国申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和《世界记忆名录》提供了资源储备。目前,贵州共有7项档案文献入选该名录,其他5项分别是“贵州省‘水书’文献”“锦屏文书”“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贵州布依文古籍)”“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档案”“贵州毕节彝族古文字档案”。
“贵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档案文献”涵盖贵州企业公司发展概述、档案资料、大事记等内容,对于深入开展民国后期贵州地方史和各专门史的研究,全面了解该时期贵州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据介绍,贵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兴起的近代企业集团,亦是近代贵州最大的股份制企业,成立于1939年6月1日,前后经营达10年之久,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技术优势和近代经营管理方式,对贵州的商业贸易、资源勘探、资源开发、物资和信息交流、人才引进等方面都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贵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对贵州近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所维持下来的近20个工厂,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贵州工业建设打下了一定基础。该公司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尤其是它的股份制构成、股额的分配和股权的管理等问题,至今仍有研究和借鉴价值。
仡佬族史书《九天大濮史录》主要记载了仡佬先民的起源、兴衰经过及南宋以前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对仡佬先民的评说。文献中还对仡佬先民发现酒、茶、朱砂、水银的历史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包括牂牁、夜郎国建立的背景、经历的时限、大致范围等,是难得的历史资料。该文献档案结束了仡佬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说法,同时为研究西南地区古代文明的起源、夜郎的兴衰,解开西南地区诸多民族文化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文丰)
(《贵州两项档案文献入选 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