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溪区龙井村——

发挥“新农人”作用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7月18日        版次:A04    作者: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

实践中,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聚焦“百坊龙井”文旅IP,通过“内培外引”举措,引进培育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工艺人、致富能手,并探索建立“身份认同、治理参与、产业融入”全链条机制,创新实施“荣誉村民”制度,对到村创业的外地经营户颁发《龙井村村民荣誉证书》,成为龙井村“新农人”,从而打破身份壁垒,增进情感认同,深度参与龙井村产业发展、村寨治理、乡风文明等工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发挥新农人“育”的作用,强乡村产业。龙井村充分利用其市区近郊民族特色村寨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吸引“新农人”带着资金、带着技术入住龙井村创业,带动本村村民开办餐饮、打造民宿、学习传统手工艺等,形成多业态和谐共存、全链条发展的良好局面,发挥出“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乘数效应。

在龙井村,省级劳动模范、省级乡村工匠、龙井银坊“新农人”张谨采取“产、学、研、展”沉浸式体验模式,举办银饰加工培训班20余期,培训500余人次,带动2万余人次到龙井村研学,每年直接增加村集体收入约1.3万元,解决灵活就业30余人,每年群众可获得共计40余万元的收入。

发挥新农人“管”的作用,促基层治理。龙井村探索建立“村委会+商户业主+村民”共商共建共享机制,以制度保障“新农人”话语权和参与度,将“新农人”与乡村治理捆绑在一起,实现从“单向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有效激发村寨治理内生动力。

在此过程中,龙井村组织餐饮经营户、民宿客栈负责人、文化体验工坊主理人成立业主委员会,并制定业主大会议事制度,定期组织召开业主大会,围绕龙井“村晚”“五一”“六月六”等重大节庆活动,以及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景区管理问题广泛听取业主建议、汇聚业主智慧。2025年以来,该村召开业主大会3次,共商村寨发展重大事项11项。

同时,龙井村结合省级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聘请4名“新农人”担任村里的法律明白人,将法治元素融入非遗文创产品,开展“非遗微普法”,让法治宣传教育可观可感、入脑入心。

发挥新农人“带”的作用,树文明乡风。为充分发挥劳动模范、乡村工匠等“新农人”示范带动作用,龙井村鼓励并支持他们通过手工技艺创作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文创作品,向村民宣传文明新乡风。同时,新农人与村民互帮互助,潜移默化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存”的文明新风。

今年5月,村内中医养生坊“新农人”邀请专业中医针灸医疗团队到龙井村开展义诊,免费为被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困扰的村民提供诊疗服务,书坊“新农人”主动为义诊提供活动场地,瓷器坊“新农人”则为来访的医生和100余名村民提供免费午餐,形成“睦邻友好”的和谐氛围。

在充分发挥新农人“育、管、带”的作用后,龙井村发展迅速,乡村振兴成果斐然。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龙井村已培育引进餐饮、住宿、非遗技艺等业态商家64家,为50余名经营户颁发《龙井村村民荣誉证书》,今年上半年,龙井村共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00余万元。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