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守护农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贵阳市场监管部门聚焦农村食品安全痛点,以快速检测为抓手,同步融入科普宣传,让食品安全防线延伸至田间地头、集市角落。2025年上半年,贵阳市农村地区食品抽检8729批次,合格率97.64%,风险防控成效显著。
快检驻集市,把好“采购关”。针对农村赶场天集中采购特点,专业检测人员携带便携式设备深入89个集市,重点检测蔬菜农药残留、肉类瘦肉精等,数分钟内出结果并实时公示,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立即责令下架退市并追溯源头,实现“当场检测、即时管控”。截至7月,已开展快检87场次,检测样品1228批次,处置阳性样品8批次。
快检护专线,打通“流通关”。为保障“惠农专线”产销链路安全,市场监管部门将快检服务延伸至“惠农专线”终点及临时销售点,创新“出村即检、入市即控”模式。工作人员现场抽检蔬果,让农产品带着“安全认证”流通。截至7月,已对252、235等多条“惠农专线”开展快检服务,覆盖白菜、玉米等49批次样品,既让菜农销售有底气,也让市民吃得安心。
设快检点位,紧盯“入口关”。针对农村常见的散装白酒安全风险,市场监管部门精准发力,在基层分局设立19个散装白酒甜蜜素快检点,为经营户和消费者提供免费检测,短时间内即可精准筛查指标是否达标。截至7月完成127批次筛查,暂未发现阳性样品。
同步科普宣传,筑牢“意识关”。市场监管部门在快检点设宣传台,发放“农村食品安全36忌”等宣传册,讲解假冒伪劣食品辨别方法,宣传法规与储存技巧。通过“检测+科普”双联动引导群众主动关注食品质量,从意识层面构建“全民参与”的安全防线。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静)
(《“快检+科普”筑牢农村食品安全屏障》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