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安综合保税区全貌。

晶泰科(贵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液晶面板生产线。
盛夏时节,黔中大地热力升腾。
在开放引擎的持续轰鸣中,贵安综保区以一串串跃动的数字,勾勒出精彩纷呈的“年中答卷”:今年上半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1.1亿元,同比增长15.1%;保税维修业务值突破7000万元,部分企业进出口额超去年全年;助14家企业获政策扶持资金2200余万元,引进人才2700余人;强化数字赋能,办理政务服务事项308项,完成帮代办服务198项……
以“五个开放”增强发展动能,以强韧产业激发发展活力,以诚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以智慧平台提升服务质效,贵安综保区交出了亮眼的“半年成绩单”,正加速锻造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标杆。
“五个开放”引领 外贸持续领跑
开放之势,锐不可当。作为全省开放型经济的“桥头堡”,贵安综保区开放型经济去年走在全省前列。今年1至6月,贵安综保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1.1亿元,同比增长15.1%,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开放答卷。
这份成绩单,源于贵安综保区始终将开放型经济建设作为核心战略,系统推进“五个开放”协同发力——
开放格局拓广度。聚焦东南亚与南亚两大战略方向,精准服务企业“走出去”。4月,“贵州造”新能源公交车成功驶向尼泊尔,实现南亚市场与新能源汽车出口“双突破”;6月,政企联动赴老挝磨憨磨丁考察,老挝甘蒙省代表团回访深化合作。1至6月,对东南亚贸易额达9.43亿元,同比飙升45.4%,覆盖7国,其中对马来西亚贸易额8.13亿元,激增211%。
开放通道提速度。持续完善“2向3线”公路卡班运输网络,打造高效物流动脉。上半年,黔粤物流通道承运整车243车次、零担67票,运载货物约3806吨;“经珠港飞”通道高效承运整车73车次,运货约1126吨;东南亚跨境物流通道助力园区企业出口农产品47车,运量约1492吨。同时,加速布局海外仓网络,与车夫网、金黔豫春等企业合作,在越南、泰国、印尼及摩洛哥建设仓储节点,显著提升跨境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开放平台显高度。作为全省开放前沿阵地,贵安综保区持续优化平台功能、提升服务能级,为外贸主体提供全链条、高标准的通关便利和产业支撑。
开放主体强力度。大力培育和引进行业龙头及高成长性外贸企业,形成多元主体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开放业态增亮度。积极拓展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为外贸增长注入创新活力。
上半年,贵安综保区生动诠释了“五个开放”战略的实践伟力。外贸数据的强劲增长,不仅彰显了区域开放能级的跃升,更昭示着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正迈出坚实步伐。
主导产业筑基 发展活力迸发
一箱箱LED光电产品在凯瑞嘉车间整装待发,一片片精密芯片从安芯电子生产线鱼贯而出……这是贵安综保区围绕光电显示、光电照明、保税维修再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精耕细作的生动图景。通过靶向招商、政策赋能等精准举措,园区对开放型主体吸引力持续增强,松盈加贸、松盈维修、伟瑞电子等6个维修再制造项目相继落地生根。
项目如星火汇聚,生产线连点成线,初步形成了“企业引得进、链条串得紧、集群长得壮”的产业生态。截至6月底,贵安综保区累计备案外贸主体343家,其中外资企业13家、外经企业3家,多元化的企业矩阵正释放出强劲动能。
年初春茶飘香时,金黔豫春茶叶有限公司一批即将出口尼日利亚的茶叶,在贵安综保区内完成“区内直转”全流程通关。这不仅意味着贵州省首单“区内直转”业务成功落地,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关便利化改革的新空间——企业通关时间缩短、成本降低,发展动能随之注入,制度创新的活力充分迸发。
5月7日,全球液晶面板巨头惠科股份新生产基地首个项目正式投产,这不仅为园区产业发展树起新标杆,更像一块强磁体,持续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与此同时,恩九科技、松盈电子等保税维修企业加速成长,上半年,贵安综保区保税维修业务值突破7000万元,产业集群的“磁场效应”日益凸显。
园区企业的表现同样亮眼。1至6月,贵州凯瑞嘉光电有限公司进出口总额达1.3亿美元,一举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订单纷至沓来、车间开足马力生产的火热景象,正是成长型企业加速奔跑的生动写照。龙头企业领航、成长型企业跟跑,共同绘就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立体图景。
瞄准跨境电商新蓝海,贵安综保区主动出击:组团赴沿海“取经”学经验,精准引进行业头部企业,加速完善仓储、物流、通关等配套服务。目前,甄选供应链等3家企业已完成注册,三季度将实现跨境电商首单交易,为“黔货出海”开辟更便捷的新通道。
从“区内直转”首单突破释放的制度活力,到新落地企业投产激荡的产业活力;从凯瑞嘉等企业业绩飘红展现的成长活力,到跨境电商加速布局孕育的新业态活力;……在贵安综保区,活力源源迸发,动能处处彰显,向上的澎湃力量正在汇聚、涌动。
诚信服务护航 营商环境提升
在开放型经济浪潮中,诚信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贵安综保区始终将“诚信”贯穿于制度创新、企业服务和产业生态构建的全过程,以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履约践诺的政策支持和互信共赢的合作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信用动能。
上半年,贵安综保区围绕“1235”工作思路(聚焦一个核心目标、紧抓两大关键抓手、强化三个保障措施、实施五项助企行动),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着力完善机制、优化方式、提升效能,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助14家企业获政策扶持资金2200余万元,引进人才2700余人,交出了一份诚信服务的亮眼答卷。
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贵安综保区于今年3月制定《贵安综合保税区(马场产业新城、深贵产业园区)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及新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方案》以“安不安全、方不方便、赚不赚钱、清不清廉”为标尺,明确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持续优化法治、服务、发展、廉洁“四大环境”,压实企业服务责任,推动问题解决,全力做优做强“贵人服务”品牌,以制度刚性兑现诚信承诺。
聚焦企业核心需求,上半年,贵安综保区统筹资源开展五大助企行动——
帮“找订单”,统筹涉企部门资源,围绕产业、外贸、物流、金融等领域,开展服务活动11次,覆盖超340人次。
帮“增融资”,组织银企、政金专场座谈,走访企业60余家,助企获贷款5825万元。
帮“降成本”,完成工业企业供电“抄表到户”改造试点,安装计量装置61只,覆盖29家企业,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帮“强基础”,多形式开展人才引进,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600余个,精准推送信息政策110余条,新增人才2724人。
帮“提干劲”,印发实施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精准解读并组织申报,已获批资金6500万元。
一系列扎实举措,正是贵安综保区以诚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从高效解决辖区企业的急难愁盼,到全力提供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从精准的要素保障,到贴心的帮办代办……贵安综保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贵人服务”的内涵,赢得了企业信任,激发了市场活力。
数字高效赋能 建设“智慧综保”
5月15日,贵安综合保税区园区统一服务平台——“智慧综保”的首项功能模块“健康小屋”上线。
“健康小屋”集智能检测、AI评估、数据分析和健康预警四大功能于一体,可实时监测并评估使用者的健康状况。其投入使用不仅有效守护了贵安综保区工作人员及企业员工的健康,也标志着“智慧综保”建设迈出坚实一步,为园区的智能化服务与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健康小屋”只是贵安综保区智慧蓝图的起点。在“智慧综保”运营中心,一场更宏大的数字化变革正在上演:鼠标轻点,园区楼宇的三维模型随之旋转;数据跳动,清晰呈现外贸增长动态曲线;屏幕切换,跨境货车通关轨迹一目了然……一座“可视、可管、可控、可测”的数字孪生园区已具雏形。
为推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赋能园区数字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与服务效能,并实现重点生产要素的数字化与精细化服务保障,贵安综保区正着力构建3D数字孪生园区、搭建智慧管理平台、整合多系统数据。通过集成园区总览、经济发展、园区招商、园区服务等核心功能,“智慧综保”平台正逐步成形。
“借助‘智慧综保’平台,我们能在几秒钟内精准获取企业诉求、通关数据或货物信息等关键数据,如同为企服中心装上了‘千里眼’。无需亲临现场,中心即可更及时、直观地掌握园区动态,迅速响应服务需求。”平台研发公司负责人刘杰说。目前,平台一期建设已完成并通过测试,各部门正在进行数据录入工作。后续建设中,“智慧综保”将把企业“招、落、产、兑”(招商、落地、生产、政策兑现)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服务办事流程、事项清单、办理进度、跟踪督办等纳入线上功能,推动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与无缝衔接,持续提升企业服务质效。
数字化手段支撑,让贵安综保区得以更精准地聚焦企业需求,更加高效地推动“园区事园区办”落地生根。当前,贵安综保区正聚焦企业痛点、堵点、卡点、难点精准发力。通过大力推行帮办、代办服务提升办事效率,上半年,园区已办结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89个,办理政务服务事项308项,完成帮代办服务198项,切实护航企业轻装上阵。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谢孟航/文 石照昌/图
(《开放 活力 诚信 高效》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