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健康管理专家支招:

体检要有“设计感”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8月12日        版次:A07    作者:

随着民众健康素养的提升,大多数人都会定期体检,但每次体检之前,很多人看到繁杂的体检项目会觉得头疼,不知道哪些有必要查,哪些没必要查。定期体检是否有必要?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记者就此采访了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贵阳市健康体检与管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王青。

选择体检项目因人而异

王医生介绍,《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发布的最新版《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2022)》,提出“1+X”的体检方式。它根据体检者的性别、年龄、个人病史、家族病史、既往史以及目前的身体状态等情况确定合适的体检项目,凸显“个体化”和针对性,充分发挥体检的作用。

“1”代表基础健康检查:体检的基础,如内科、妇科、肝肾功、血脂、血糖、血尿常规检查、全腹彩超、肺部CT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X”代表专项体检项目:“X”就是个性化体检,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及慢性病风险的个体进行专项筛查项目,包括各类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风险筛查,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风险筛查等。

王医生提醒,除了基础健康检查外,个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是否需要加选基础项目外的检查——

根据既往病史或家族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家族史,或自身曾患过某类疾病,需加选相关深度检查,如有糖尿病家族史,建议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眼底照相;如曾患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建议增加大便隐血、幽门螺杆菌检测、无痛胃镜检查;如曾患结肠息肉、息肉切除,可增加大便隐血、无痛肠镜检查。

根据自身症状表现:如反复头痛、记忆力减退等不适症状,可针对性进行专项检查,加做头颅CT/MRI;近期排便习惯改变,反复腹泻,加做无痛肠镜检查;近期反复咳嗽、胸闷不适,加做胸部CT。

根据长期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如长期吸烟、饮酒者,加做肺功能、胸部低剂量螺旋CT、肝功能等深度检查;经常应酬、在外进餐,可增加幽门螺杆菌检测、胃功能检查;长期缺乏锻炼,超重或肥胖人群,可增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检测、人体成分等相关检查。

根据职业特性、职业暴露:长期久坐、伏案工作者,加做颈腰椎X线片/CT;长期接触粉尘者,加做肺功能、胸部X线片/CT检查。

不同人群的体检重点

吸烟人群:吸烟是多种疾病的高危因素,尤其是肺癌。建议增加胸部CT检查,以早期发现肺部病变。还可检查肿瘤标志物,如: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等,辅助判断肺部及其他部位是否有肿瘤风险。

酗酒人群:长期饮酒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应重点检查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了解肝脏代谢功能是否正常。同时检查腹部超声,查看肝脏形态、结构有无异常,如: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等。

饮食不规律人群:易出现胃肠道问题,可选择C14/C13呼气试验或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排查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有胃肠不适症状,如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建议进行胃肠镜检查,以便发现胃肠道的炎症、溃疡、息肉等病变。

长期熬夜人群:会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可检查甲状腺功能,了解甲状腺激素水平是否正常,判断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问题。还可进行血常规检查,查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了解身体的免疫状态和血液系统情况。

缺乏运动人群:容易出现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问题。建议检查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还可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心电活动情况,排查心律失常等问题。

不同工作环境人群:办公室久坐人群由于长时间伏案工作,易引发颈椎、腰椎疾病。建议进行颈椎,腰椎X线片检查,还可检查血压、血脂、血糖,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因为久坐不动也容易导致代谢紊乱、超重、肥胖;高强度工作者应增加心脏功能检查和压力相关指标(如:皮质醇、精神情绪评估)。

定期体检不容忽视

体检的核心作用是早期发现健康风险和潜在疾病,而非能够100%预防。体检作为肿瘤的二级预防手段,在提高癌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面意义重大。

王医生强调,尽管体检无法完全避免疾病发生,但每年体检仍有意义。建议受检者根据年龄、性别、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因素、目前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科学的体检计划,让筛查项目更精准,结果更可靠。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