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人团队年营收过亿元

——探寻自由客公司成长的密码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8月20日        版次:A03    作者:

贵州自由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员工在办公室工作。

十年时间,服务企业超3000家,每年营收超亿元,团队成员却只有十人,这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它是如何做到的?

近日,记者走进这家位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的大数据企业——贵州自由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由客),揭秘这个与经济区共同成长的企业背后的数字力量和商业逻辑。

在太升国际一栋办公楼内,自由客偌大的办公室里,只有数人在电脑前忙碌,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家年营收超亿元的企业。

2015年11月11日,自由客在经济区创立。彼时,IT、互联网企业迅猛发展,临时用人需求激增,雇佣自由职业者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但传统模式下,信息不对称、交易无担保,企业和自由职业者很难对接。

为让雇佣双方高效匹配,自由客推出了主打IT技术及互联网人才外包的线上平台——自由职客,为企业提供精准的人才外包服务。2016年平台上线后,短短一年多,销售额便突破3亿元。

历经近10年的发展,如今,自由客的核心业务已涵盖软件及AI大模型技术人才外包、软件开发外包、数字内容(含游戏美术、影视动画)制作与人力外包、互联网运营外包等,并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青岛、广州等地有了分公司和运营中心。成立至今,自由客服务的企业已超3000家,每年营收过亿元,于2019年达到最高峰。

自由客的核心业务主要集中在软服领域,通过信息技术、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帮助行业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研发能力等,服务对象基本上是抖音、快手、美团、腾讯、IBM等知名大型企业。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自由客独特的业务模式作为支撑。”自由客董事长黄出为表示,自由客的运作逻辑是基于市场对软件、互联网、数字美术、AI大模型技术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将自身多年积累的技术、互联网及美术人才资源,以人力外包形式进行对接,也就是组织自由职业者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服务。

截至目前,自由客不仅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客户,还有一大批保持长期合作的技术外包人员,总计3000余人,他们为自由客开展人力外包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这也是自由客团队成员虽然只有10人却能服务众多企业的一大原因。

“此外,若服务对象有项目外包需求,自由客还可依托母公司贵州迦太利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资源,组织自由工作者完成项目研发与交付。”黄出为介绍,在数据标注与数据训练领域,自由客还与多所高校构建了“产教融合”合作模式,由高校提供数据标注人才、母公司输送项目管理与质检人才,多方协同确保项目保质保量交付。

十年来,自由客历经行业起伏,既有蓬勃发展,也有严峻挑战。

“近年来,在经济区的全力支持下,自由客逐步迎来了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区上下不仅为自由客悉心解读纾困政策、积极介绍项目资源,还助力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难题,增强了公司的发展底气与信心。”黄出为表示。

在经济区全方位的关怀与支持下,2025年上半年,自由客实现营收6000万元,同比增长16%,全年营收预计增长20%。

面对新趋势、新需求,未来,自由客将继续深耕软件与AI大模型技术人才外包、数据训练标注等核心领域,依托长期合作的技术外包人员,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借助分公司和运营中心的布局,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并计划在贵州建立项目外包基地和数据标注与训练基地。

在技术上,自由客将聚焦行业AI大模型快速部署业务,加强与母公司的技术联动,通过共享技术人才与项目经理资源,建立更高效的协作机制,缩短大模型在各行业的落地周期,更精准地满足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

在人才合作领域,自由客将深化与高校的产教融合模式,在数据标注与训练板块上,进一步明确高校、母公司及自由客三方的职责分工,细化人才培养与项目对接流程,确保人才供应稳定、质量达标,保障项目高效交付。同时,持续优化数字外包服务的灵活性,根据客户反馈,不断调整服务领域、期限等,让计费、确认、付款等方式更贴合不同企业的运营习惯。

“自由客将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开拓服务新边界,持续拓展应用场景,赋能更多行业领域,为经济区乃至贵阳市的数字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黄出为说。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