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在室内等订单舒服很多。”8月21日中午12点,滴滴网约车司机胡珉将车开到贵阳北站附近的一个大型充电站,熟练地停好车,径直往中核汇天贵阳北站超充站工会驿站走去,推门进屋,把保温杯接满水,又顺手给手机充上电,他在休息区就近找了个沙发位倚靠,让疲惫的身体也“充个电”。
48岁的胡珉开网约车已有6年多,订单不断时,吃饭、休息都在车里,网约车俨然成了移动的“家”。最近,通过其他司机介绍,他找到了这个可以歇脚的“新家”。
近年来,贵阳市总工会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实际需求,持续推进爽爽贵阳劳动者工会驿站建设,一批集休息、充电、调解、学习等功能于一体的工会驿站正悄然成为这座城市温情的注脚。
小站虽小,“五脏”俱全。以胡珉常去的这个驿站为例,该驿站配备了饮水机、微波炉、书籍,还有专门的休息区、洗浴间等,方便司机停车、休憩、如厕。“以前跑车累了,只能在车里凑合眯会儿。现在有了这个小站,能喝水、充电、歇脚,推开门就像到了家。”胡珉说。
该驿站位于贵阳北站站西路多功能停车场西侧,充电区域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配备4台箱式变压器、两台箱式开关站,能同时满足76台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据负责人介绍,驿站日均服务量超1000车次。
这边,网约车司机有了“歇脚地”;那头,货车师傅也有了“维权站”。
8月21日,下午1点的阳光正好,记者走进修文农产品物流园,只见各交易区一字排开,大小货车穿梭不停,有的正在紧张地装卸货物,有的已经满载启动,缓缓驶向远方。
在园区一角的爽爽贵阳劳动者工会驿站,记者遇到了货车司机郭昌茂,他刚给手机充好电,泡上热茶。“这里就像我们司机的‘加油站’,不光加水电,还加心力。”他笑着说。
跟随郭昌茂走进驿站,记者看到不少司机正散坐在休息区,有人低头看手机,有人闭目养神,还有人凑在一起低声交谈。
“老李,又来运货了?”郭昌茂向另一位司机李成打了个招呼。李成从饮水机接完热水,转过头来跟记者打开话匣子:“要不是这个司机之家,我3月6日那趟云南货可就白跑了。那天我从云南拉了一车水果来贵阳,说好运费17000元。哪晓得半路被大车追尾,货损了一些。到了这儿,收货老板非要扣我2300元,我怎么解释都没用。”
正当李成一筹莫展之际,驿站调解员的出现带来了转机。“调解员主动找我,了解情况后立刻把双方请到一起。”李成对记者说,“调解员不仅懂法,还特别会说话,句句在理。最后商户心服口服,运费一分不少地给了我。”
这个深受货车司机欢迎的驿站,是在贵阳市总工会、修文县总工会的指导支持下,由贵阳农产品物流园于2022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驿站站长吴仕军向记者介绍:“我们整合资源,打造了这个集安全停车、平价住宿、纠纷调解等于一体的‘司机之家’。驿站内精心设置了淋浴间、洗衣房、休闲室、娱乐室、学习区等功能区域,为货车司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我们现有21名专业调解员,自投用以来,已累计服务户外劳动者超20万人次,日均服务200余人次,成功化解纠纷矛盾3000余起,帮助货车司机挽回运费等经济损失680余万元。”吴仕军说,这个驿站不仅成为了货车司机们路途中的休息站,更成为了保障他们合法权益的坚强后盾。
近年来,贵阳市总工会大力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体系建设,倾心打造爽爽贵阳劳动者工会驿站,致力于为司机群体等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的舒适休息环境。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户外劳动者长年奋战一线,为城市美好生活默默奉献,在工作中普遍面临“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为解决这些“关键小事”,今年以来,全市工会开展驿站提质增效行动,在网约车充电站、环卫休息室、美团服务站等场所新建了19个爽爽贵阳劳动者工会驿站,重点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环卫工人。
从一杯热水、一张沙发,到一次法律咨询、一场纠纷调解,这些散布街角的驿站规模虽小,却暖意融融。它们不仅切实缓解了户外劳动者的现实困难,更通过主动、专业的服务,真正成为劳动者愿意信赖、依靠的“娘家人”。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田一郦
(《工会驿站 暖意浓浓》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