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16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2025年修文猕猴桃开园系列活动暨产销对接大会”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修文猕猴桃预计产量突破10万吨,修文县将于9月21日在谷堡镇平滩村“印象猕猴桃”广场启动开园活动,同步推进产销对接与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修文猕猴桃卖得快、卖得远、卖得俏。
今年的开园活动将首次与产销对接大会深度融合,届时将邀请大北农集团、京东等龙头企业现场分享合作计划、签订产销合同。活动还将设置鲜果品鉴区、“味道·修文”农特产品市集,推出“猕香摇一摇”抽奖、儿童绘画赢文创、农文旅精品路线发布等互动环节。市民可在体验丰收喜悦的同时,助力修文猕猴桃实现“丰产又丰收”。
据了解,自20世纪80年代启动猕猴桃规模化种植以来,修文县至今已形成全国第三、全省第一的产业规模,当前全县种植面积达11130余公顷,集聚169家企业,130家合作社及近7000户种植户;配套建成总容量2.9万吨的贮藏保鲜库与日分拣能力150万公斤的分拣线,开发出果汁、果酒、酸奶等深加工产品,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体系。
修文猕猴桃常年畅销,核心竞争力源于主栽品种“贵长”的独特优势:该品种由本地野生猕猴桃选育而成,含44种芳香类化合物,果香浓郁,叶酸、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产品。凭借过硬品质,修文猕猴桃的品牌价值已达30.78亿元,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等多项权威认证。
针对市场关切的仿冒问题,新闻发布会明确“四看”识别方法:一看产地是否为修文县域范围,二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否达到6.5%、干物质含量是否达到16.5%等采收指标,三看棕褐色长圆柱形外观,果顶较平、果肉翠绿,四看是否带有官方授权的商标与地理标志等。
品牌保护方面,修文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农业、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动执法,查处3起侵权案件;同时推动修文猕猴桃实现中欧地理标志互认,并在全球近30个国家完成商标注册,筑牢国内外保护防线。
近年来,修文县通过深化电商培训、建成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及公益直播间、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等措施,推动猕猴桃销售从线下向线上转型。数据显示,2024年修文猕猴桃线上销量达1300余万公斤,线上渠道已成为修文猕猴桃销售的重要增长极。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顾林晗)
(《十万吨修文猕猴桃等您来选购》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