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易颖
1至8月,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5.6%,外贸进出口额稳步增长,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前来考察交流……贵安综合保税区(马场产业新城、深贵产业园区)紧紧围绕“新区产业发展主战场、全省对外开放领头雁、全国数据中心集群发展排头兵”的定位,奋力发挥在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中的“桥头堡”和主战场作用,着力构建开放格局、拓宽开放通道、建强开放平台、培育开放主体、丰富开放业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新模式实现新突破
擦亮开放名片,高扬开放旗帜。
近年来,贵安综保区始终以开放型经济建设为核心,围绕“五个开放”持续推进外贸工作提质增效,呈现出“市场拓展有深度、物流通道有速度、平台建设有高度、主体培育有力度、业态创新有亮度”的立体化推进态势。
市场拓展有深度。贵安综保区聚焦东南亚与南亚两大战略方向,精准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1至7月,与东南亚贸易额达11.49亿元、同比增长53.8%,对马来西亚贸易额达9.58亿元、同比增长175%。此外,新能源汽车首次实现向尼泊尔出口,成功打开南亚市场,在贸易国别和产品类别上实现双重突破。
物流通道有速度。贵安综保区持续建设完善“2向3线”公路卡班运输网络,1至7月累计开行381车次、运输货物6978吨,其中黔粤卡班实现“每日一班”常态化运营。建成东南亚跨境分拨仓(网内)、越南中转仓及摩洛哥、越南、泰国和印尼海外仓。截至7月底,东南亚方向卡班已完成70车次运输,运输总量达1998吨,较去年全年增长45%。贵人甄选通过区内跨境分拨仓出口一车葡萄到越南,在东南亚开放通道上初步形成“干线运输+末端分拨”的跨境物流网络。
平台建设有高度。深化“区内外联动”发展模式,区内推动易梁、鸿途通等企业利用政策优势开展保税物流业务;区外引导千照光电、巴德尔等企业为区内光电产业配套核心配件,形成加工贸易产业链闭环。支持综保集团谋划实施“通道+载体+产业”一体化运营,平台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增强。
主体培育有力度。重点围绕再制造产业,全力推动松盈加贸、松盈维修、伟业等6个再制造项目投产,外贸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业态创新有亮度。积极拓展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为外贸增长注入创新活力。
新业态带来新动能
定位精准,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做出特色,方能“而今迈步从头越”。近年来,贵安综保区紧扣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三大主导产业推进高质量发展,开放产业势头强劲,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切割、检测、热压、测试、组装……在贵安综保区企业晶泰科(贵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液晶面板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各司其职,生产线开足马力。
晶泰科专注于液晶面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该公司产品覆盖1.8英寸至55英寸液晶显示屏,综合年产能力达300万片以上,产品外销比例超过95%,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
目前,贵安综保区已初步形成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和光电照明产业集群,培育了以电视机、平板电脑、手机等产品的液晶显示屏为主导的保税维修新业态。1至7月,加工贸易完成41.77亿元,同比增长95%。
贵州凯瑞嘉光电有限公司于2020年入驻贵安综保区围网内,是一家以LED光电产品、集成线路板产品进出口业务为主的规模以上企业,有10条全自动生产线。2025年,公司全面提升产品的生产力和竞争力,积极开辟国外市场,在做好现有主流产品的同时,积极研发户外灯具产品,努力成为国内外一流的LED光电企业。1至6月,该公司进出口总额达1.3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新项目聚“链”成势,新产业连片成长。近年来,贵安综保区聚焦产业精准发力,紧紧围绕光电照明、光电显示和保税维修再制造等产业,发挥对外开放平台优势,强化区域内外协同,主攻制造业。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备案外贸主体347家,其中外资企业13家、外经企业3家,多元化的企业矩阵正释放出强劲动能。
以产业“链”产业。贵安综保区瞄准跨境电商新蓝海,精准引进行业头部企业,加速完善仓储、物流、通关等配套服务。今年以来,累计新引进3家跨境电商企业落地,助力贵州特色产品出海,为稳外贸稳增长注入新活力。
贵州优米购跨境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贵安综保区跨境电商的核心企业。该公司业态丰富多元,涵盖美国、法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泰国、文莱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零食、酒水等日常消费品,还汇聚兰蔻、雅诗兰黛、SK-II等进口产品,目前已在贵阳贵安开了12家门店。
同时,为进一步壮大开放主体,贵安综保区结合园区保税维修再制造、光电显示、光电照明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用好用足网内网外联动发展优势,重点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做好企业招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新速度体现新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今年以来,贵安综保区聚焦破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建立工作机制,明确专人负责,以帮助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找订单、增融资、降成本、强基础、提干劲”“五帮”为核心任务,通过精准施策、靠前服务,着力营造一流发展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与内生动力,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助力企业“找订单”拓市场。围绕产业发展、外资外贸、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举行政策宣讲会、企业家座谈会等活动,积极帮助企业拓市场、扩销路、找订单。目前,已开展涉企服务活动12次,累计参与的企业代表有360余人。
推动企业“增融资”破瓶颈。园区组织银企、政金专场座谈,走访企业50余家,助企获贷款4655万元,携手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创新推出“外贸e贷”数字化融资方案,已助力区内4家企业融资1200万元。
助力企业“降成本”增效益。完成29家工业企业抄表到户改造,成为全省首个实现此目标的工业园区,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用电成本;扎实推进“园区事园区办”,制定“招、落、产、兑”一体化服务方案,主动靠前帮办、代办,着力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切实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2025年以来,累计办理政务服务事项535项,高效完成帮代办服务事项271项。
支撑企业“强基础”谋长远。积极组织辖区企业参与各类招聘活动,累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267个。有效承接并处理各类用工派单需求12次,服务园区企业12家。针对企业提出的872人的用工计划需求,专门精准推送招聘信息及相关政策60余条,有效缓解了企业的“招工难”问题。
激励企业“提干劲”促发展。印发实施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的政策解读,组织企业申报上级各类政策资金,帮助企业透彻理解、用足用好政策红利。推动园区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一线开展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已覆盖重点企业50余家。2025年以来,贵安综保区已累计协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127个。
(《贵安综保区:小区域撬动大开放 多举措激发新活力》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