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贵州省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贵阳举行,对模范集体、模范个人进行表彰,花溪区人武部光荣上榜,荣获“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实践中,花溪区人武部积极发挥军地桥梁纽带作用,扎实开展“同心向强·共卫国防”双拥共建活动,在立德树人、乡村振兴、平安建设、双拥共建等领域深耕不辍,以实际行动生动践行了军民鱼水情深,谱写了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9月底,走进升级改造后的高坡苗族乡杉坪民族小学,崭新的校园设施处处体现着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紧紧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目标,花溪区人武部以创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为抓手,充分发挥辖区驻军资源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高质量抓实“一部一村一校”援建活动。通过协调贵阳警备区筹措资金,为结对帮扶的民族学校进行整体翻新改造,有力推动民族地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这里,国防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度融合,共同铸牢了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如何将拥军热情转化为发展动能?花溪区人武部为批林村打造的“鱼水情·方印”双拥品牌给出答案。
自2021年起,花溪区人武部坚决落实关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树立“村里事就是部里事”的意识,带领村委一班人,分析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选定豆腐产业作为突破口,先后牵头出资、协调资金帮助建设豆制品加工厂及附属设施,闯出一条军地联动帮扶、党员干部带领、群众积极参与的致富路子。
在此基础上,花溪区人武部积极协调贵州大学农学院专家组提供技术支持,助力该村发展豆制品、红米等特色产业,有效带动村民增收,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跨越。同时,充分发挥军队资源优势,积极拓展农产品在军地双方的销售渠道,让双拥特色品牌走进高原边防、走上海岛军舰,大力推动“黔货出山进军营”,为民族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军民融合的强劲动力。
在青岩古镇、龙井村等民族特色村寨,由花溪区人武部组织成立的民兵志愿服务队已成为一道亮丽的“平安风景线”。
尤其在“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传统节日期间,民兵志愿服务队始终活跃在基层一线,服务游客、宣传政策、化解矛盾,并常态化开展宪法、民法典、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他们通过协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主动承担辖区内的急难险重任务,助力花溪平安建设,为守护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了坚实保障。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需要制度保障,更需真情实意。
2023年8月,花溪区军地联合深入开展“同心向强·共卫国防”双拥共建活动,秉持“军地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原则,紧密联结“家门”与“营门”,创新建立“十个100%”惠军机制。
截至目前,花溪区每年平均为辖区20余家驻军单位以及花溪籍少数民族现役官兵解决子女入学近百人,妥善协助处理家属就业、退役安置等后顾之忧;定期协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25医院赴高坡苗族乡开展巡诊,缓解当地村民看病难问题;推动驻军单位积极参与花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和“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通过定期走访慰问少数民族现役军人家庭、为立功受奖军属送喜报、完成千余户现役官兵信息建档立卡等工作,切实让军人军属感受到党委、政府和军队的温暖关怀……这一系列务实举措,深刻诠释着“人民军队人民爱、人民军队爱人民”的鱼水情深,有力巩固了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
奖牌镌刻过往,实干开创未来。花溪区人武部将以此次获奖为新起点,继续当好民族团结的促进者、军民融合的实践者,为谱写花溪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赵丽娜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春明
(《鱼水情深聚合力 军民团结谱新篇》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