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边停车位的智慧计费电子杆。

扫码看视频
“‘全市一个停车场’服务平台预计今年年底上线运行,将整合全市停车资源数据,预计接入90余万个车位数据,可提供车位查询、导航、预约、支付等一站式停车服务。”近日,来自贵阳市交通委员会停车处的最新工作进展,让市政协委员滕晓君频频颔首。
滕晓君在年初写入政协提案的民生期待,如今已进入上线倒计时。在各部门的积极落实响应中,这份聚焦群众“停车难”的提案,正以清晰可见的姿态从纸面走向现实。
停车难题“怎么破”
在年初召开的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滕晓君委员将目光对准了停车位。
“小小的停车位,既关系着城市交通的‘活力指数’,也关乎群众出行的‘幸福指数’。”滕晓君说,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她将提案焦点锁定在“停车位”和“停车费”上,并从“明确收费规则、加强收费监管、推广智慧停车、强化市民参与”四个方面提出了系统化建议,“我希望通过这件提案,推动相关政策和措施落地,提高综合管理能力,规范城市停车秩序,有效满足群众合理停车需求,持续推动城市交通条件改善和宜居水平提升。”
随着这件提案的交办,相关部门瞄准“车位供给”和“费用规范”双维度协同发力——贵阳市交通委员会主攻停车资源整合与服务升级;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科学定价优化停车需求;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严格监管守护消费者权益。三部门攥指成拳,一同高效推动停车治理。
智慧系统“来帮忙”
如何有效、清晰地管好停车位?贵阳的答案是,给每个停车位配上专属“身份证号”。
“近年来,通过对全市路内泊位‘摸底画像’,我们依据《贵阳市停车场(库)交通设施设置规范》编码规则,统一采用10位数字编码,给车位赋予独有的‘身份证号’。”市交委停车处处长李国睿介绍,目前,除了对已移交及未移交的市政道路停车位逐步编号,对于权属不明的泊位,也将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整治规范后补全编号。
记者走访看到,南明区箭道街、观山湖区枫林路、乌当区杨柳湾路等地的路边停车位均有了“专属编码”,这些编码被录入全市统一的停车场信息管理平台。
“不仅如此,经营性停车场也在陆续配套建设实时动态信息管理系统。”李国睿提到,目前,全市已有近1000个经营性停车场、约77万个停车位的信息接入该平台,实时上传停车泊位数量、营运状态、收费方式及标准等数据,为全市“智慧停车管理”筑牢了坚实基础。
依托广域的数据收集,通过数字赋能升级打造的“全市一个停车场”服务平台,正是市交委全力筹备的“神器”——它将让“能停车、好停车、快停车”逐步成为现实。
今年8月,在市交委的指导下,花果园辖区48个停车场的69000个车位融入导航软件,车主可随时查询周边停车场定位、收费标准等信息;青云路智慧停车场进出口的立牌上,空闲车位数量清晰可见,市民还可通过“贵阳智慧停车”APP查询空闲车位……从这些已实现的场景,可窥见“全市一个停车场”服务平台的样貌。
“‘全市一个停车场’平台的打造,正是对提案中‘推广智慧停车’这条建议的精准落地。”市直部门扎实高效的工作推进,得到了滕晓君的充分肯定。
停车收费“更规范”
今年9月1日,由市发改委、市交委、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调整贵阳市城区道路停车泊车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的通知》正式施行,这次调整也是部门推动停车费治理的一项实际举措。
“本次调整主要降低了云岩区、南明区道路停车泊位中收费标准较高路段的机动车停车服务收费,同时对长期连续停车的车辆采取‘最高限价’方式予以降价。此外,在此次价格调整中,对中大型车辆停车收费标准及最高限价均作不同程度下调。”对此,市发展改革委物价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作出详细介绍——以小型车为例:一类区域收费标准由8元/小时下调至6元/小时,连续停车24小时的费用由111元降至65元,其中夜间20:00至次日7:00连续停车按7元/次计收;二类区域收费标准由6元/小时下调至4元/小时,连续停车24小时的费用由84元降至43元,其中夜间20:00至次日7:00连续停车按5元/次计收;三类区域收费标准2元/小时,连续停车24小时的费用由31元降至22元,其中夜间20:00至次日7:00连续停车按4元/次计收。
收费标准调整后,相关部门也聚焦“落地见效”发力。一方面由属地停车场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牵头开展培训,解读政策细节,规范服务流程;另一方面,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也启动专项检查,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近年来,我们持续严格监督停车收费行为,依据《贵阳市停车场条例》等相关规定,对路侧停车经营单位开展价格巡查,已立案查处不执行政府定价、指导价等违法行为17起,查处不执行免费时段、计费时段规定的违法行为36起。”市市场监管局价监处负责人文鑫提醒,消费者要留好收费凭证,遇问题时不仅可拨打12315维权,还可通过即将上线的“全市一个停车场”平台,直接投诉违规收费、泊位管理不当等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将及时核查处置并反馈结果,让维权更便捷、监管更高效。
“从规划到建设、从定价到监管,看到这份提案一步步转化为实际便民成果,我想,这正是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动力和方向。”滕晓君说,未来会将更多“民之关切”写入提案,推动更多“纸上建议”变成群众的“身边实惠”。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杜立 高晨畅 文/图
(《从“停车难”到“好停车” 贵阳“智慧停车”迈上新台阶》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