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季节交替,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过敏性鼻炎是身体对特定过敏原的‘过度防卫’,这个烦人的‘季节病’尤其喜欢针对小孩子。”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段中飞副主任医生说,冷空气刺激、过敏原增多、机体的免疫调节失衡等都是引发过敏性鼻炎的诱因,过敏性鼻炎虽然不致命,但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效率,甚至可能诱发哮喘、鼻窦炎等并发症。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高发
最近一段时间,贵阳各大医院儿科接诊了许多频繁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的患儿,一些家长以为是普通感冒,给孩子吃了药,症状却反复发作,到医院就诊才知道是患上了过敏性鼻炎。段医生表示,在儿童呼吸道慢性疾病中,过敏性鼻炎是“常客”。每当换季,过敏性鼻炎的病人会明显增加,近期门诊中过敏性鼻炎的患儿占了门诊就诊患儿的三分之一。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俗称“花粉症”或“枯草热”,是一种因吸入特定季节性的过敏原(如花粉、霉菌孢子等)而引发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当过敏体质的人吸入这些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误判”这些无害物质为危险的入侵者,从而启动防御机制,释放出组胺等炎性物质,导致打喷嚏、流鼻涕等一系列症状。它的主要特点就是症状发作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通常在每年的相同季节反复发作。
三类人是易发人群
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冷空气来袭、空气质量不佳等环境变化,会刺激敏感的鼻腔黏膜,这是过敏性鼻炎的重要诱因;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过敏原增加,会使易感儿童过敏症状加重;过度清洁的现代生活环境减少了孩子接触自然环境的机会,免疫系统调节能力有所下降;呼吸道细菌、病毒感染也会使孩子免疫力低下,给过敏原可乘之机。
“根据临床经验,三类人是过敏性鼻炎的易发人群。一是有家族遗传史,如果父母中任何一方有过敏性疾病(如鼻炎或哮喘),患上过敏性鼻炎的风险会更高;二是体质敏感人群,这类人的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反应过度,哪怕少量过敏原也会引发疾病;三是环境暴露人群。在空气质量不佳或潮湿环境中,发病率更高。”段医生说。
虽然遗传是重要因素,但后天环境对疾病的诱发作用不可忽视。要应对它,首先要知道过敏原是什么。春季的主要过敏原是树木花粉,如柏树、杨树、柳树、桦树、梧桐树等的花粉。夏秋季的主要过敏原是蒿草、葎草(拉拉秧)、豚草等杂草类花粉,以及尘螨(在潮湿温暖的季节更为活跃)。还有就是霉菌孢子,在潮湿多雨的夏季和秋季,霉菌孢子也会飘散在空气中,引发过敏。“门诊中,我们发现在贵州常见的过敏原有粉尘螨、屋尘螨、白桦、黄花蒿、葎草等。”段医生说。
过敏性鼻炎的5种典型表现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表情丰富”的疾病,症状往往隐藏在生活细节中,如果家长细心观察,就能捕捉到这些“信号”,及时干预。段医生提示,过敏性鼻炎要注意与感冒区别,感冒通常伴有喉咙痛、发烧、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鼻涕初期为清涕,后期会变为黏稠的黄脓鼻涕,且病程一般持续7到10天。而过敏性鼻炎没有全身症状,鼻涕始终是清涕,症状持续整个过敏季节,病程更长。
过敏性鼻炎有五种典型症状:阵发性喷嚏,一连打几个甚至十几个喷嚏,早晨和夜晚或遇到冷空气刺激时更明显;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程度不一,严重时两侧鼻子完全堵塞,需要张口呼吸,严重影响睡眠;鼻痒,患者会不停地揉鼻子;眼、耳、喉痒,常伴有眼睛发红、发痒、流泪(过敏性结膜炎),以及耳朵、上颚和喉咙瘙痒。
防治结合可有效缓解病情
段医生提示,过敏性鼻炎目前不容易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可以很好地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遵循“防治结合,四位一体”的原则: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
首先,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最有效的方法),在花粉季密切关注本地花粉监测报告,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通常是晴天、风大的白天)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还要做好个人防护, 出门佩戴口罩、护目镜,穿长袖衣物。回家后及时洗脸、冲洗鼻腔、更换衣物并洗澡。
同时,改善室内环境,花粉季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带HEPA滤网)和新风系统。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在室外晾晒床单被褥。驾车时关闭车窗,使用车内空调的内循环模式。
另外,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常用方案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如氟替卡松、布地奈德、莫米松):这是一线首选治疗药物,能有效缓解所有鼻部症状。按说明书使用非常安全,无需“谈激素色变”。口服或鼻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氮䓬斯汀喷雾):能快速缓解打喷嚏、流涕、鼻痒等症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对合并哮喘的患者尤其有效。鼻用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能快速缓解鼻塞,但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针对免疫治疗,段医生介绍,免疫治疗俗称“脱敏治疗”,是通过长期、规律地给患者服用特定过敏原提取物(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让免疫系统逐渐适应,最终达到“脱敏”的效果。这是目前唯一可能改变疾病进程的治疗方法,适合过敏原明确且单一的重度患者。关键是要坚持,脱敏治疗疗程通常为3到5年。
另外,生理盐水或海盐水洗鼻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非药物辅助疗法,可以直接冲洗掉鼻腔内的过敏原和炎性分泌物,减轻黏膜水肿,改善鼻塞症状。在过敏性鼻炎高发的季节,建议每天洗鼻1到2次,尤其是在外出回家后。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梅
■ 相关阅读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
获国家级“第二次全国气传花粉调查杰出贡献奖”
本报讯 记者从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获悉,该院近日获得“第二次全国气传花粉调查监测点及杰出贡献奖”荣誉称号。这一国家级荣誉,标志着该院儿科在气传花粉科研与临床防治领域的工作获得了国内顶尖权威机构的高度认可,是该院学科建设征程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据悉,“全国气传花粉调查”是一项由国家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组织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项目,旨在绘制中国不同区域的气传花粉分布图谱,为各地区过敏性鼻炎、哮喘、皮炎等疾病的精准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至关重要的科学依据。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作为贵州地区儿童医疗的重要机构,成为本次全国调查的核心监测点之一。在2024年项目执行期间,该院门诊部呼吸过敏领域尹文艳主任医师团队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年的花粉数据采集、鉴定、分析和上报工作,提供了翔实、连续、高质量的花粉浓度数据,精准反映了贵阳地区气传花粉的种类、数量及季节消长规律,为构建全国花粉分布地图贡献了不可或缺的“贵阳数据”,为西南地区过敏性疾病的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下一步,该院儿科过敏反应领域将继续深化与国内顶尖医疗机构的合作,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为本地患儿提供更贴合地区特点的过敏原检测和诊断服务,为提升贵州省儿童过敏性疾病整体防治水平而不懈奋斗。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梅)
(《科学防护 远离过敏性鼻炎》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