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把会议室‘搬’到咖啡厅,大家喝一杯咖啡,有任何诉求,请敞开了讲,我们现场聆听、当场解答。”11月7日下午,在贵阳高新区一家咖啡厅内,随着贵阳高新区投资促进局负责人的话音落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政企沙龙拉开帷幕。
没有传统的会议桌,没有固定的发言席卡,取而代之的是沙发座椅和绿植环绕。30余名来自政府、企业、金融及法律界的代表齐聚一堂、混桌而坐,面前是冒着热气的咖啡,在轻松开放的氛围中,大家话营商、谋发展。
“我们出去招商,常被问贵阳的产业链配套怎么样?人才来了留得住吗?”世纪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贵阳有土地、人工和低成本运营优势,我们可以携手共建产业链,共享发展成果,贵阳在土地、电价、人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恰恰是许多东部企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把‘劣势’转化为‘特色’……”诊断嘉宾、贵州空谷无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淳结合自身跨界创业经验,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陈老师的诊断提醒了我们,做企业,要懂客户的需求,也要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年轮科技有关负责人说,这样的现场“把脉”比单纯的政策宣讲更具指导性。
在轻松的环境中,大家彻底打开了话匣子,围绕审批流程、金融服务、园区设施等话题畅所欲言,在场的贵阳高新区各部门认真聆听、详细记录。
活动中,市人才服务中心、贵阳高新区平台公司也轮番上阵,带来企业最关心的“政策礼包”。从精准引才的人才新政,到灵活实用的标准厂房及“合伙人招商”政策,再到吸引社会资本的合作项目推介,每一项内容都精准对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需求,得到现场企业代表一致好评。
一杯咖啡的温度,见证着营商环境的优化;一杯咖啡的时间,凝聚起发展的共识。
这场“营商环境政企面对面·首期沙龙”是第二届贵州科学城科技创新暨“四城”联动交流周秋季系列活动之一,在咖啡厅里,政企沟通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服务的“零距离”。
“今天立冬,冬藏的是种子,孕育的是更加有生命力的明天。”贵阳高新区投资促进局负责人表示,将不断优化形式、丰富内容,围绕不同产业主题、不同企业成长阶段开展专场活动,用更优的政策、更暖的服务、更活的机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婷 王轩禹
(《咖啡厅里话营商 政企同心谋发展》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