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回来的刺梨产业

来源:贵阳日报2024年07月12日    作者: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舒波 肖嬿 黄菊 文/图

  盛夏时节,息烽县养龙司镇高硐村两千多亩刺梨园里,累累青果挂满枝头。

  “再过一个月,刺梨果会变成金黄色,好看得很。”7月4日,烈日炎炎的午后,村民邬忠琴戴着草帽在果园里精心剪枝。三年前,邬忠琴差点砍掉自家18亩果树,好在被及时劝阻,去年才有了4万多元的刺梨果销售收入。

  在刺梨种植总面积达2100亩的高硐村,其产业发展的8年历程可谓“曲折中上扬”——

  2016年,全村引入种植刺梨400亩,成立第一家产品加工销售经营主体;

  2019年,全村种植面积增至3100多亩,刺梨产量200多吨;

  2021年,销售受挫的村民铲除果树1000多亩;

  2022年,高硐村践行以党建引领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1+1”混合发展模式,村民开始自觉补种、管护果园;

  2023年,高硐村刺梨种植面积回升至2100亩,刺梨产量达390吨,产业纯收入达70多万元,实现村集体收益30万元、村民分红16.8万元,总收入创历史新高。

  推动乡村产业在曲折发展中坚定前行的,始终是一股强大的“牵引力”:获评省、市“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的高硐村党支部,持续8年发挥强大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让高硐村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成为贵阳贵安村集体经济“1+1”模式推广“实践村”中的典型案例。

  

  第一次“牵引”——

  党员干部带头干 初战未捷心存疑

  从养龙司镇政府往西北方向驱车21公里便是高硐村,漫山遍野的刺梨树果园是如今当地最有特色的风景。

  很难想象,“贫穷”曾是高硐村多年撕不下的标签。

  这里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坡地多,平地少,土地碎块化,当地村民的传统习惯是种苞谷。

  7月4日抵达高硐村时,目光所及处,遍布刺梨灌木丛。村里的远教员邬金指着一棵半米高的刺梨树说:“至少挂了30斤果。刺梨根系发达,很适合在荒山和石坡上生长。”

  刺梨在高硐村“安家”前,村民们曾尝试种植花椒、金银花等,但都以失败告终。

  2016年,在外从事水果收购10余年的村民洪玉波,拿现钱也买不到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刺梨,大受震撼,也让他想起老家路边蓬勃生长的野生刺梨。“不如我们村发展刺梨产业。”他的大胆提议得到村“两委”的高度重视。

  林业部门和相关专业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高硐村的土壤弱酸性,平均海拔1100米,气候温和,十分适宜种植刺梨。

  “既然选准了方向,就不能打退堂鼓。”高硐村党支部书记洪海说。时年38岁的洪玉波返乡成立村里第一家农业经营主体——贵州引利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引利波公司为村民提供刺梨苗和种植技术,并承诺负责收购。村“两委”和全体党员出动宣传,动员大家种刺梨,但村民们心存顾虑,无人愿意尝试。

  “那就党员干部带头干,种出效果给村民看。”在全村26名党员参加的大会上,洪海说,“如果成功,我们村的经济将打翻身仗。”

  邬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2016年,400亩刺梨苗运进了村里,254.8亩退耕还林的村集体土地全部种上刺梨树苗后,还有100多亩树苗要靠党员干部带头“消化”。2018年,400亩刺梨挂果3吨,售价4块多一公斤,却被市场嫌弃质量不达标。

  当时,引利波公司以4元一公斤的价格收购了3吨果。由于第一年没经验,采摘环节不严谨,刺梨质量达不到销售公司的要求,还被贴上“不诚信”的标签。果子被拒收,眼看钱打了水漂,引利波公司人员和销售公司人员现场起了争执,双方剑拔弩张。最后,还是村党支部成员带人去给对方道歉,此事才作罢。

  初战并未告捷,部分群众打起了退堂鼓,积极参与的党员干部同样感到迷茫,发展刺梨产业这条路还走得下去吗?

  第二次“牵引”——

  “坝坝会”上再鼓劲 效益显现村民喜

  “就当花钱买了一次经验教训。”洪海给党支部成员打气,一定要坚定信心,至少村民们都知道高硐村适合种刺梨。

  2017年,村党支部成员轮流参加县里组织的外出考察学习活动,实地学习省内各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验。学成归来,党员干部们信心十足,再次到11个村民小组逐一开坝坝会。

  院子里、火堆旁,从来没有尝过产业甜头的村民们皱着眉头发出各种质疑——

  “哪个能保证种刺梨就一定比种苞谷收入高?”

  “刺梨难种,刺多容易戳到手,还不一定能卖得出去。”

  ……

  党员干部认真记录下村民的疑问,也在现场给大家答疑解惑、算经济账:一亩地种玉米最多收成400公斤,按每公斤2元算可收入800元;同样一亩地种刺梨,最多可收成2000公斤,按每公斤3元算可收入6000元。因此,种刺梨的收入是种玉米的七倍多。

  “刺梨果园第一年可以套种蔬菜,即使刺梨没有收入,也不影响蔬菜种植,每亩地还有1000元流转费,咋个都比种苞谷划算。”

  “国家的政策补贴,我们承诺发放到位。”

  “你们种的果子,我们承诺以不低于市场价全部收掉。”

  ……

  坝坝会逐一解开了村民思想上的各种疙瘩。

  党员的示范引领也一直在持续——

  党员彭焕华把家里的5亩土地种上刺梨,又清理出10多亩荒地种刺梨树苗。看到这个情景,他的兄弟们坐不住了。最后,彭家三兄弟一共种了近60亩刺梨。

  76岁的老党员杨朝碧在村里德高望重、说话管用。2018年冬天,他每天上坡种刺梨苗,身后跟着10多名村民。“就算一天只有60块钱务工费,也好过游手好闲。”他对村民们说。

  村“两委”党员干部又先后6次组织全村500余人前往龙里、贵定等地刺梨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并积极扶持引利波公司发展成为刺梨生产和销售的龙头企业。

  为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村“两委”和引利波公司商定:把相关政策支持资金让利于民,由村民自己种植和管护果苗,公司只负责回收,形成村民占70%、公司占20%、村集体占10%的“村集体+企业+村民”模式。

  2019年,市农投集团旗下企业与高硐村签约,扩宽了刺梨销售渠道。继“组组通”道路全部打通后,息烽县又在高硐村修建了3公里产业路,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

  到2019年冬天,高硐村9个村民小组全面种植刺梨,面积达到3100多亩,当年刺梨收成200多吨,村民收益60余万元。

  

  第三次“牵引”——

  “混改”拓宽增收路 抱团发展前景阔

  刚尝到增收的甜头,新问题又来了。

  “公司收果之后先预付款30%,剩下的钱要等刺梨果全部卖完才能足额支付。”洪海说。

  2021年冬天,没有拿到当年秋天刺梨果销售全款的村民居然砍掉了之前种的果树,全村刺梨种植面积一下子减少1000多亩。

  产业发展的火苗好不容易才燃起来,怎么能任其就这样熄灭?村“两委”成员认真分析后认为,问题的源头是村里的龙头企业和村民各顾一头,并没有形成合作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2022年春天,洪海参加县里组织的村集体经济“1+1”混改培训,深入了解到这是以党建引领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非常激动。

  回到村里,他立即向村“两委”成员传达新情况并举行村民代表大会,宣讲新政策。

  但此时,却有村民泼冷水——“不要再瞎折腾了!种刺梨还不如出去打工挣钱来得快。”

  这一次,还是吃透了新政策的党员干部和村里的种植大户带头参加“混改”,再次带头“干给群众看”。

  由党员干部和种植大户组成的11个股东,共出资33万元,占比24%;村集体资金资产共入股70万元,占比51%;引利波公司折资入股35万元,占比25%。

  2022年6月,混改公司——息烽兴鑫助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11名股东的入股现金,以及刺梨收购公司签约的预付款,一次付清了拖欠村民的刺梨果销售款。

  2023年,高硐村的刺梨产业发展迎来真正的春天。

  当年,全村刺梨产量达390吨。其中,250吨鲜果收入20万元;140多吨刺梨用于加工干片、果脯、原汁,纯收入50多万元。

  混改公司纯收入达到7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收益31.5万余元,市场主体分红19.5万元,村民分红19万余元。

  此外,2023年采摘季,30多名村民在混改公司务工增收20多万元。

  党员张朝文这次带动10余户村民种植刺梨,也收获了好评。“前三天卖果,后三天就收到钱,村民们都很高兴,说我们党员讲诚信。”他说。

  大家干事的热情悄然增长,不少村民主动学习刺梨管护技术,还默默地把砍了树的果园又补种上了果苗,把过去撂荒的果园拾掇得生机盎然。据统计,2024年,高硐村刺梨种植面积已恢复至2100亩。

  全村产业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混改公司打造的刺梨汁品牌“山C王”逐渐遍及本地市场。根据目前的挂果情况,混改公司今年预计可实现经营性收入300余万元。

  养龙司镇副镇长张宇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一开始村里就有党员带头示范,也引入了农业经营主体,但两种模式都势单力薄,单靠少部分人和一家公司支撑,不能很好地抵御市场风险。‘1+1’混改模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基层党组织真正参与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来,通过组织引领,充分激活了公司、党员、农户等主体的活力,聚合了所有能聚集的力量,真正做到劲往一处使。”

  张宇介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高硐村村“两委”一直坚持做好示范引领,但过去由于缺乏科学的产业发展模式,导致市场主体和村民之间还存在利益矛盾,难以真正带动各方积极参与。而践行“1+1”混改模式,才真正调动了合力抱团、干事创业的激情,也充分发挥了基层党建的战斗堡垒作用。

  据了解,今年,市、县两级相关部门为高硐村产业发展匹配了100万元政策衔接资金,高硐村计划再新建刺梨果脯、干片包装线和刺梨汁瓶装包装线,目前正在安装调试生产设备。

  短评

  三次“牵引”折射农村集体经济在党建引领下迎来巨大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发展刺梨产业上,高硐村村“两委”这个坚强战斗堡垒在三次奋力“牵引”中,终于把当地的刺梨产业引向了正确方向。回看这三次“牵引”,恰能看到贵阳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点滴努力、步步成长。

  第一次“牵引”:村“两委”党员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率先探路,但党员和群众并没有获得太多收益。第一次“牵引”,靠的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第二次“牵引”:坝坝会上、田间家中,党员干部积极鼓劲、率先示范,并代表农户与投资方争取最大利益,让村民尝到了甜头。第二次“牵引”,靠的是市场驱动,党员干部和普通农户一样,都只是一个单方的参与者和市场外围的鼓动者。第三次“牵引”:资本和农户在市场中博弈,资本有资本的难处,农户有农户的顾虑。在党建引领下,实现“1+1”混改,基层党组织成为博弈各方的利益连接点,干部添动力、群众有合力、产业显活力。

  实现乡村振兴,抓手就在于发展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在党建引领下,贵阳贵安正积极探索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控股、村民入股合股经营的“1+1”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模式整合了乡村的零碎资产、形成了合力,走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可以预见,在这种模式引领下,每一个乡村都会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组织。过去一家一户的小舢板,变成了能抗击风浪的航船,在市场的大海中百舸争流,脱贫之后的贵州乡村,必将再次迎来巨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