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质“蝶变” 幸福生活“加码”
——贵阳贵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综述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佳旭
城镇新增就业15.91万人,新增学位3.1万个,新建充电桩1617个,新增公共停车位2万个;轨道交通S1线一期开通初期运营,“汪家大井”水源应急替代工程供水调试运行;巩固提升140个“15分钟生活圈”见成效,完成20个农贸市场数字化改造……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过去的一年,贵阳贵安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特大城市,奋力实现城市规划、城市承载力、城市经济、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的大提升。如今,贵阳贵安正全力以赴“强城镇”,一幅景美业美生活美的城镇新画卷正在贵阳贵安大地上徐徐展开。
城市规划体系更完善
线上抽奖、商家送福、“悦”听老故事……新年伊始,“漫步城垣步道 寻迹‘九门四阁’”贵阳城市文化打卡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
据悉,贵阳依托历史城墙的位置,结合历史地形及交通情况重连城垣,形成总长7908米的城垣步道,区域内有30余处历史文化载体。
2024年,贵阳发布《贵阳市老城区历史文脉研究与保护利用指南(2024版)》,推动贵阳甲秀楼街区、贵阳文昌阁街区创建成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这也是贵阳贵安在城市设计上彰显特色风貌,围绕“一河一道两片”完善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加强城市特色风貌管控与引导,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具体举措。
不仅如此,一年来,贵阳贵安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修改完善《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全面完成14个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聚焦区域协同、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完成《贵阳贵安“一核三心”分区规划》,加快推进《阿哈湖区域分区规划》《“两区两县”协调联动发展规划》等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研究制定《关于加强贵阳贵安城市风貌管控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下转4版)
短评
人与城的“双向奔赴”
祝卫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不仅要关注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更要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让全体居民更好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一座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不仅要有高质量发展,更要有高品质生活。想让新市民融得进、过得好,必须向改革要动力,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着力破解城乡之间、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解决好稳定就业、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才能让新型城镇化更好更公平地惠及更多人。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应在补短板、强弱项中激发潜能、释放活力。不同地区城镇化速度、适宜的城镇化率、城镇形态等必然存在差异,精准施策很关键。用好县城这个重要载体,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力推动“就近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在城乡一体、良性互动中,让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新型城镇化,是人与城的“双向奔赴”。以“人的城镇化”促进“人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城市品质“蝶变” 幸福生活“加码”》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