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08月27日        版次:A07    作者: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影像检查技术,它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反映人体内部解剖结构的图像。与传统的X射线和CT扫描不同,MRI没有任何电离辐射。然而核磁共振的“核”通常被人误解,实际上,这个“核”指的是人体内的原子核,而不是大家所害怕的核辐射。也因此,为了减少误解,现在不少医生一般称此为“磁共振检查”。

  还有不少人担心,是不是进入放射科区域就会受到辐射?

  对此,专家解释,放射科候诊区是没有辐射的。辐射由放射源产生,放射源通常在检查室或治疗室,而这两种房间有辐射防护门、铅玻璃做遮挡,将射线隔断在房间内,以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候诊区主要用于等待、检查前登记以及对比剂注射等准备工作,没有辐射。

  当前,放射科的检查主要包括X线、CT、MRI。其中X线、CT有辐射。一般来说,每人每年的辐射安全剂量在50毫西弗(mSv)以内。胸片的辐射剂量约为0.1—0.2mSv,胸部平扫CT的辐射剂量约为2—7mSv。其实,除了放射科检查存在辐射,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也存在天然辐射,它们来自宇宙射线和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这些天然辐射是永恒存在的,对我们而言也是安全的。比如乘坐飞机往返上海纽约一次所受的天然辐射剂量大概是0.05mSv。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统计,全世界人均天然辐射的剂量约为2.4mSv/年。所以,大可不必谈辐射变色。

  尚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