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三个统筹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09月09日        版次:A07    作者:

  周文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作为一线教师,要统筹好个人与学校、个人与教学、个人与学生的关系,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弘扬教育家精神,统筹好个人与学校的关系。从教必有公德之心,必有守教之责。德高方能成其师,人勤方能守其责。弘扬教育家精神,教师必淬其德、守其责,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统筹好个人与学校的关系。弘扬教育家精神,教师当常怀“守护学校、守护教育,就是守护国家”之心,常修“献身学校、献身教育,就是献身国家”之德,将个人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出发,以教育行业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为榜样,以不辜负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的态度,站好一线讲台、教好每一节课,以“站好讲台就是守好教育”的高度责任感抓好教育教学。

  弘扬教育家精神,统筹好个人与教学的关系。古语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弘扬教育家精神,教师要强化自身的学习,以“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姿态统筹好个人与教学的关系,兢兢业业地献身于课堂教育教学。课堂教育教学并非单向的传递功,而是一项复杂的技能活。要熟练掌握课堂教学这项技能活,教师必练就过硬的教学内功。弘扬教育家精神,教师必须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内心,熟悉每一个学生的身心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抓好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还可以通过广泛观课,借鉴其他教师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为丰富自身的课堂教学汇聚磅礴力量。为人师者,必以知识传递知识,以素养提升素养。欲传递丰富的知识,教师必拥有渊博的学识,必拥有站稳一线讲台的本领。欲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自身必习得更扎实的学科素养,必拥有学生认可的深厚的教学功底。通过丰富自身的学识、拓宽视野和增长才干,多途径地创新课堂教学,方能真正打动学生,使课堂教学更有生命力。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爱的使者。为人师者,以德行感染德行,以仁爱传递仁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得仁爱之心,教师必胸怀仁爱之心。以仁爱之心倾心课堂教育教学,课堂教育教学才会更有温度。弘扬教育家精神,教师要常在自己的内心汇集仁爱元素,以仁爱之心倾注课堂教学和每一个学生。把课堂教学当舞台,把每一名学生当家人。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课堂教育教学才会因有温度而更有高度。

  弘扬教育家精神,统筹好个人与学生的关系。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事业,还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开拓的事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崇高的师德对教育和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率先垂范对教师更必不可少。教师除了内修崇高的师德,还要外练率先垂范的精神。弘扬教育家精神,教师要“知行合一”,达成“言必行,行必果”的目标。把自身所说和所做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听得到、看得到和动起来,真正以自身崇高的师德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率先垂范,就能用心、用情去唤醒更多的心灵。教育是一个宏大的舞台,每一个学生都是舞台上的舞者。总有学生会质疑和犯错,教师的内心就需要宽容,容得下学生的质疑和错误。教师始终秉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理念,切实遵循“不抹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原则,学生才能养成愿提问、爱提问、爱思索和常改正的良好习惯。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