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贵州省卫健委获悉,我省坚持把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制度设计、质量控制、信息平台搭建和督导管理等多方面发力,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据介绍,2023年11月,贵州省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交换平台启用,为互认工作打通信息壁垒,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为全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高效率高质量提供了保障。该平台汇聚了县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数据、省、市(州)级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信息系统建设、科学设计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应用场景、居民个人授权调阅检查检验结果等。目前,贵州省共有305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接入平台,实现省、市、县级公立医院间的检查检验结果报告共享调阅,全省互认项数及人次逐步提升。统计显示,2024年1月1日至11月18日,全省通过平台共享调阅检查检验结果1001余万项次,互认694余万项次,互认14余万人次。全省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重复检查大幅减少,切实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患者就医体验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
为进一步保证医疗质量,2021年、2023年、2024年三年中,省卫生健康委出台了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质量控制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互认质控项目涵盖检查检验和影像2个大类、10个小类65项;并委托省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省放射影像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省超声诊断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分别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互认的检验和检查项目每年定期开展质控,通过质控的机构方能纳入互认范围。同时要求医疗机构高度重视临床检验专科建设,加强硬件设施配备,加强科室信息化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省、市(州)级临床检查检验及影像质控中心对各医疗机构定期开展质控及督导,提高检查检验结果的质量,确保互认的医疗质量和安全。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梅)
(《为群众看病就医“减负”》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