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文县:发展林下食用菌 打造绿色“聚宝盆”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12月11日        版次:A03    作者:

冬意渐浓,在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六屯分场,却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近日,50余名村民正忙着为2700亩林下赤松茸搭建白色的越冬小拱篷。

今年,位于修文县六屯镇的贵州菌王府农业观光园携手贵州华宇天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他们与省国有扎佐林场签订租赁协议,租赁3000余亩林场,首季种植赤松茸。

今年下半年,经过上百名村民清除杂草、堆运基料、起垄、接种、覆土、覆膜、搭建小拱篷等一系列工序,该片林地已先后种下赤松茸2700亩。

“赤松茸生长周期在45天左右,出菇后,预计亩产在3000公斤以上,每天出菇5000公斤左右,可以持续到明年3月份。赤松茸采收结束,我们就改种灵芝。一年下来,3000多亩林地食用菌产值预计在3000万元左右。”贵州华宇天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祖斌说。

据悉,赤松茸是一种中低温草腐菌,适宜在深山林区低温湿润的环境下生长,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不容易存活。如果露天培育,需要搭建遮阳网。利用林下腐质土壤培育,成本低,菌菇品质相对更好,更接近野生菌口味。六屯镇一带林地资源丰富,其中,省国有扎佐林场六屯分场有23000余亩林地海拔在1400米以上,适合发展错季节食用菌。

来年,林下赤松茸试种成功后,两家产业主体打算进一步做大产业“蛋糕”,开发更多林下“聚宝盆”,发展各类食用菌1万亩以上。

“明年修文六屯林场林下业态会更丰富,除了有赤松茸,还会有羊肚菌、灵芝、红托竹荪等一系列原生态高端食用菌。”贵州菌王府农业观光园负责人简荣说,观光园将继续推进农旅融合,在农副产品粗加工、精加工方面下功夫,持续打造好“全菌宴”品牌,打造集种植、餐饮、深加工、观光、研学、旅居为一体的示范基地,带动更多村民就近创业、就业。

据了解,今年修文县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推广“集中出棒、分散出菇”的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县有食用菌种植企业14家、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3家、大户4户,主要发展平菇、香菇、黑木耳、赤松茸、红托竹荪、羊肚菌等。截至11月底,全县今年完成食用菌种植2742万棒,产量5198吨。下一步,修文县将继续探索“林菌”“林菜”“林药”模式,不断做大做强林下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陶群 姜继恒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顾林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