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块豆腐“闯出”乡村振兴路

——花溪区人武部助力批林村产业发展走笔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12月20日        版次:A04    作者:

批林村能从偏远贫困村跨越发展到“先进村”,一块承载着鱼水情的“小豆腐”功不可没。

批林村位于花溪区高坡苗族乡,因地理位置偏僻、土地资源较少、交通基础条件差,产业发展一直跟不上,几乎是“一穷二白”的境地。如何找到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一直是批林村的“痛点”。

2021年以来,作为定点帮扶单位的花溪区人武部与该村“两委”一起,分析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选定豆腐产业作为突破口,先后牵头出资、协调20余万元帮助建设豆制品加工厂及附属设施,闯出一条军地联动帮扶、党员干部带领、群众积极参与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乡村产业发展必须因地制宜。为此,花溪区人武部政委定期到村研究分析产业推动的困难,积极搭建沟通交流机制,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发展共识。同时,积极推荐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省、市、区、乡四级集中培训,不断提升个人理论水平。

在花溪区人武部的帮助下,批林村“兵支书”和驻村第一书记共同开展村集体公司组建及审批工作,完成“鱼水情·方印”产品商标的设计注册,并于今年6月14日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

公司投产后,区人武部政委带领批林村“两委”成员到市农投公司和豆品乐等食品加工企业,以及省商务厅、电商平台学习培训20余次,通过看典型、学经验,厘清豆腐产业发展思路。目前,批林豆腐已开发出血豆腐、豆腐干等多个品类。

如何提高豆制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这是批林村豆腐产业发展的又一难题。对此,花溪区人武部党委积极争取贵阳警备区和市双拥办的支持,将批林村豆腐产品与花溪牛肉粉、高坡红米、腊肉等农特产品“组队”,并制作成军民“鱼水情·方印”礼盒出售。该礼盒一经推出就受到部队官兵、地方群众和市场的广泛认可,今年以来,已销售豆腐4万余斤、礼盒4000余盒,销售额突破55万元。根据预售订单估算,年底可突破80万元。

为让批林村豆腐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花溪人武部党委先后邀请贵州大学、省农科院的专家教授前来调研指导,推动豆制品深加工提质增效;为村集体产业“牵线搭桥”,拓宽销售渠道,与退役军人创业群体和城区多个销售平台达成豆制品配送合作,实现每日配送量1000余斤。

豆腐产业发展壮大后,批林村积极吸纳本村村民就近务工,提供长期稳定就业岗位5个、流动岗位20余个,助就业村民每月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村党员干部带头,组织动员村民广泛种植黄豆、红米,实现原材料“本地产”,产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今年10月,批林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富民强村的事迹,被贵州省委组织部列为中间党组织争比进位典型案例。

武鑫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