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记者从贵阳贵安2024年“强环境”“强城镇”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贵阳贵安聚焦“四个优化”和“六个抓”,坚定不移“强环境”“强城镇”。截至目前,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37.2亿元,占全省总量78.3%;新获认定省级创新平台48个,占全省6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保持在8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以内……
“强环境”亮点
创新环境加速升级
以大数据创新引领区域创新,努力打造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全国首选地和试验田。累计引进大型数据(算力)中心23个,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国产化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航宇科技参与国产航空发动机环形锻件的研制,成为全球六大商用航空发动机环形锻件的核心供应商之一;“科技云”平台上线试运营,创新券系统已入驻服务机构71家、领券企业617家,累计发放创新券额度2453.5万元;获批省科技重大专项立项17个;探索构建“一分一池一平台一基金一证券”科技金融服务矩阵,加快推进黔羚科创基金建设,贵商易平台“找资金”板块累计发布金融产品102款;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计划、高校毕业生“留筑”行动,贵阳贵安现有科技研发人员42881人,占全省51.2%,培养技术经理人1641人,占全省88.6%。
开放环境加速突破
紧扣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区战略定位,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持续强化开放平台,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成为全国21个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新增口岸机场之一,“一局四中心”和海关综合指定监管场地投入使用,推动5个开放平台纳入外贸提升区,截至10月,“1+5”开放平台对外贸易完成294.5亿元;持续拓宽开放格局,主攻东南亚、南亚、中亚国际市场,与177个国家和地区深化经贸往来,截至10月,对东南亚出口增长39.9%、对中亚出口增长18.1%、对RCEP成员国出口增长42.1%;持续畅通开放通道,推动贵阳国际陆港开通班列4条,累计开通国际货运航线4条,新开通贵阳——越南胡志明市跨境卡班,截至10月,开行陆港班列121列,运输货物7506标箱,执飞航班270架次,运输货物4120.99吨,开行卡班403车次,运输货物6332标箱;持续引育开放主体,健全产业与外贸联动互促机制,截至10月,新增外贸企业130家、服务外包企业20家,开展2024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贵阳专场活动、第24届投洽会等投资推介活动,新增外资企业88家,推动18家企业“走出去”,在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投资;持续丰富开放业态,在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考核中,贵阳市连续三年获评“成效较好”;持续壮大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等“保税+”业态规模,保税加工完成72.7亿元、保税物流完成63.6亿元。截至目前,贵阳综保区二手车出口基地出口1230余辆车,出口额同比增长121%。
营商环境加速优化
不断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国办13个“一件事”全部落地运行,平均办理时限减少60%、申请材料减少58%、跑动次数减少82%、申请表单减少80%、办理环节减少85%;制定《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及流程图5.0》,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政府投资项目、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分别缩减至40个、31个工作日以内;充分发挥贵阳市政策性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作用,累计支持2.8万户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获得信贷支持148.36亿元;开展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政银企对接会暨业务培训、“爽爽贵阳强省会·亲清发改会客厅”问需专题活动等,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累计走访小微经营主体1.48万户,银行对“推荐清单”经营主体累计授信81.55亿元,累放贷款62.88亿元。
法治环境加速提质
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引领,大力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截至目前,全市法院移送破产预审查的涉企终本案件1267件,其中,完成预审查、意见征询、财产调查等工作后,立案受理“执转破”案件227件,涉及执行标的金额7.24亿元,关联执行案件996件。今年以来,贵阳贵安村(居)法律顾问共接待法律咨询1.4万人次,协助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79件,参与调解765件。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7667件,提供法律咨询9790人次,提供法律帮助5275件。
“强城镇”亮点
城市规划体系更加完善
以完善城市空间规划为重点,加快构建“一核三心多组团”城市空间格局。加快修改完善《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并报国务院审批,全面完成14个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54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形成阶段性成果;推进各类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完成《贵阳贵安“一核三心”分区规划》,加快推进《阿哈湖区域分区规划》《“两区两县”协调联动发展规划》等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围绕“一河一道两片”完善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加强城市特色风貌管控与引导,研究制定《关于加强贵阳贵安城市风貌管控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布《贵阳市老城区历史文脉研究与保护利用指南(2024版)》,推动甲秀楼-大南门、文昌阁打造成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城市承载能力更加夯实
以统筹推进“四房”“四位”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统筹推进商品房、安置房、保障房、自建房“四房”建设,“一企一策”“一地一策”“一楼一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积极发展第四代建筑、避暑地产,1至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预计高于全国23.1个百分点;年度化推进岗位、学位、床位、车位供给优化,城镇新增就业15.91万人,新建、改扩建43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3.1万个,加快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二期、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二期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完善公共停车设施,新建充电桩1617个,新增公共停车位8666个;加快推进黔中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加快推进乌长高速、沪昆扩容高速等项目建设;启动“汪家大井”水源应急替代工程供水调试运行,开工实施红花连通工程。
城市经济支撑更加有力
重点围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物流经济、商圈经济,全力支撑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预计全年培育新增总部企业20家、新增亿元以上商务楼宇10栋、数字产业楼宇3栋;培育新增A级物流企业29家,其中4A级物流企业4家、3A级物流企业11家;推进太平街、七米路、新印1950、华润万象城等特色街区和购物中心开业运营,推动青云路步行街成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集聚区。
城市功能品质更加优化
巩固提升“一圈两场三改”建设成效,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完成20个农贸市场数字化改造,启动城中村改造4.2万户、老旧小区改造4.1万户、背街小巷改造100条,改造城镇地下管网680公里,实施“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55个;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7%,空气质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3;实现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良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地下水国控点位水质达标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7个100%”;完善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托育服务等设施,新增和提质改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8个,完成市儿童福利院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市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个以上。
城市治理水平更加高效
聚焦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重点领域,全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制定印发《贵阳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运行方案》,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建设,积极探索城市体征“一网总览”、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为民服务“一网通办”、多元主体“一网共享”;“一点一策”推进交通堵点治理,有序推进治理11个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点位,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8条,打通“断头路”12条;围绕源头分类、垃圾投放、收集收运、初次处理、终端处置“五个环节”推进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1400个(累计建成3000个),生活垃圾治理能力达到8350吨/日。
城乡融合发展更加深入
充分发挥县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关键纽带作用,有序有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完成清镇市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前三季度“一市三县”经济总量达到769.07亿元,占全市比重20.6%。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6家,申报省级龙头企业13家;选派66名科技特派员赴基层开展服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万人;完成宜居农房改造1万户,实施农村保障供水工程11个,提升“旅居生活”村寨垃圾收集收运点200个,新(改)建农村户厕6941户,新建和提质改造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20个,打造美丽农村路76公里。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王涛 实习生 姚姝含
(《贵阳贵安今年“强环境”“强城镇”工作亮点纷呈》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