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27日,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研讨会暨《思想政治课教学》2024年年会在贵州师范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贵阳学校举行。
本次会议为期两天,由《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中心联合主办,贵州师范学院与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贵阳学校承办。会议设置有开幕式、专家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平行论坛、大中小学各学段现场授课与评课、闭幕式总结等环节,旨在汇聚多学段、多学科、多领域的智慧,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当天,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郝亚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友芳分别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类型分析》《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基于学科本质的课程思政》为题作专题报告,通过具体实践和案例分析,生动展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价值及其具体实施策略。
授课评课环节,贵州师范学院物电学院助教李欣昱以《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展现了思政课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师范学院以及百色学院的五位教授,围绕教学目标设定、授课方法、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课,并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与会代表还分成两个小组,就“如何在各大中小学阶段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这一核心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他们紧密结合小学、中学、大学不同学段的教学实际与学生特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分享了各自的思考与见解。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潘清欢)
(《共绘育人“同心圆”》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