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水》:

一曲乡村振兴之歌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1月09日        版次:A07    作者:

近日阅读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宝水》,对于来自豫东的我来说,犹如身临其境,这既是一曲浅吟低唱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之歌,也是一部生动呈现新时代乡村蝶变的经典作品。在小说作者乔叶的叙述中,观赏新时代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感知乡村文化生活、人情世故。

“宝水”是小说中一个村庄的名字。它位于豫北太行山深处,是一个正在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以文旅为特色的新型乡村,因为转型而获得了多元力量的参与和支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小说紧扣时代脉搏,真实、向上、美好,无大喜大悲、起伏跌宕,都是平常事平凡人。一方面突出开发风景区、设立村史馆、经营民宿、打造农家乐、制作纪念品、借助新媒体宣传推广等乡村振兴这一主题主线;另一方面又通过风土人情、乡土知识介绍、不同人物的处事风格和对话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当然,也没有回避乡村的一些现实问题,如空壳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等。

主人公是省报记者“地青萍”,一位中年女子,她被严重的失眠症所困,提前退休后从城市来到宝水村帮朋友经营民宿。小说以“地青萍”的视角,将宝水村村民的日常生活和人情往来,缓缓展现。透过她的目光,把乡村建设走向新时代的巨变场景一幕幕呈现。

《宝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整个叙述时间跨度为一年,讲述了以农家乐餐饮、住宿等显著提高村民经营性收入的产业振兴;“外来者”乡建专家孟胡子、支教实习大学生和“我”加入的人才振兴;以设立村史馆、开村晚等系列文化活动的文化振兴;以开始注重卫生垃圾处理的生态振兴。在这个既虚又实的小小村落里,作者巧妙地将时代主题融入一系列的“小事”“小情”中,不仅书写了新时代新气息的“变”,也书写了不变中的“常”,那就是乡村延绵不绝的文化根脉。

王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