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立书
作为扎根贵州60年的三线企业,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始终坚持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紧扣贵州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认真践行“奉献国防、为国担当”的企业使命,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四位一体”要素资源赋能,推动电子元器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助力工业强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的做法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创新。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获批贵州省首批电子元器件实验室,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型企业培育、研究院设立,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7000万门级FPGA、高速高精度AD/DA、高频高功率密度IGBT、高端网络交换芯片等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初步构建了电子元器件领域的原创技术策源地。
二是上市。创新资本运作,继振华科技1997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后,我们积极谋划主体资产上市,近年来,先后推动4户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形成了“1+4”上市公司平台,资产证券化率超过90%,基本实现了主业资产整体上市,通过IPO和再融资,切实解决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资金问题。
三是人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一流的人才,就造不出一流的产品,成就不了一流的企业。我们创新推出一系列人才“引用育留”机制,引进行业领军和专业博士等高层次人才140余人,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四是数智化。坚持数字化研发、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产业化协同,实现产品设计创新的高效协同和工具、模板、知识的实时共享;促进数字技术与生产模式深度融合,实现生产制造全过程数字化、现场管理信息化、生产调度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数字化决策管理“运营管控大脑”,提升全方位感知洞察、智慧决策与管控能力;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构建“高效、准确、协同”的新型供应链,实现产业化协同。
热点 问答
记者: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是怎样解决高端人才引进的问题?
肖立书:贵阳贵安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全方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全力打造各类人才创业创新创造高地,更好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强省会”中来。我们推行凤凰引才、见习上岗、技术人才岗位晋升的“特殊通道”集聚人才,实施赛马竞争、中长期股权激励的“特殊机制”激励人才,构建三线文化精神的“特殊优势”砥砺人才,切实构筑产业人才高地,近年来共新引进行业领军和专业博士等高层次人才140余人,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记者:上市公司质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请问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振华电子集团怎样发挥上市平台作用?
肖立书:当前,贵阳贵安正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畅通“产业发展+资本运作”通道,发挥上市平台在“强省会”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我们创新资本运作,继1997年组建“军工第一股”振华科技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基础上,积极谋划主体资产上市,从2021年至2024年每年一户,先后推动振华新材、振华风光、盛科通信、成都华微4户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形成“1+4”上市公司平台,资产证券化率超过90%,基本实现了主业资产整体上市。通过IPO和再融资,募集资金119亿元,全部投向一批具有战略前景和国家重大支撑力的产业化项目,全力攻关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打造电子元器件产业生态链。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