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协委员、中铁房地产集团(贵州)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田永伍:

完善配套设施 提高生活品质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1月13日        版次:A07    作者:

田永伍

近年来,我感受最深的是贵阳的城市变化,政府通过聚焦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设施,以及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老百姓切实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我还深刻体会到,聚焦大民生就是要读懂百姓冷暖,胸怀群众期盼。这几年,贵阳市委、市政府围绕“15分钟生活圈”建设,让贵阳大街小巷的每个边边角角都装满“民生情怀”,这充分彰显了政府新担当,展现了政府新作为,书写了贵阳版的“小社区、大港湾”新时代美好故事。

记者:自“强省会”行动实施以来,贵阳贵安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坚定不移“强民生”,通过“一圈两场三改”,聚焦“一老一小”“一低一弱一贫”等民生关切精准发力,打造高品质生活。作为一名一线工作者,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您是如何理解和怎样践行的,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田永伍:“一圈两场三改”工作是贵阳贵安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民生工程。我所在的贵阳国际城社区入住4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6000余人,属于典型的老龄社区。尽管当时小区配套做得非常好、规格也很高,但毕竟属于交付10多年的小区,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升级需求,尤其是适合“一老一小”的业主食堂、市民活动中心、医养中心、图书馆、社区公交等配套设施,都是他们迫在眉睫的需要。

在地方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房地产开发商、物业公司、辖区街道、居委会,以及4万多名业主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民生实事全部落地,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建设运营业主食堂,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优质、便利、实惠的用餐服务;投资建设铁建医养中心,由卫生服务中心与长者服务中心组成,既完善社区配套设施,也为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保障;开通社区微公交,解决居民从小区门口到家门口的“最后一公里”;利用社区山体空间,为业主打造一个“网红”图书馆。

下一步,我将发挥好委员工作室桥梁作用、窗口作用,讲好贵阳城市社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好故事。

热点 问答

记者: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作为一名基层工作参与者,对于强化基层治理、建设和谐家园,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

田永伍:我认为政协委员应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经常深入基层收集民情,了解群众所需、群众所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到群众中去。近年来,我开展委员接待日35次、进家入户协商交流109次,累计收到各类意见建议608条,不仅及时听取了小区群众的意见,还带动大家一起献计献策,共同打造小区环境,形成共建、共管、共商、共治、共享、共赢的工作局面。作为一名和群众打交道的基层政协委员,要放下架子、摘下帽子、蹲下身子,要认真听取并详细记录群众的意见,把民声民意听清楚,为群众解决烦心事。我们只有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民意才能“聚”起来,这样就能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社区治理就顺了,和谐家园建设就自然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