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练余天: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1月13日        版次:A07    作者:

练余天

2024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强省会”为引领,在高质量发展中优化城市环境、强化民生保障,用实干实绩增进民生福祉。

这一年,我们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聚焦“为民办实事”,在全市新建10个“口袋公园”,惠及群众12万人;聚焦“一圈两场三改”,提升改造100座公厕,不断提升市民和游客的如厕体验;聚焦农村“五治”,改善提升旅居生活示范村寨垃圾收集收运点200个,采购更新自然村寨收运设施1800个,贵阳贵安30户以上自然村寨实现收运体系全覆盖;聚焦环卫工人住房保障,筹措环卫保障房,满足环卫工人需求,目前已入住600户。

这一年,我们攻坚克难守护生态底色。为城市持续增绿,新增城市绿地114万平方米,建设城市绿道16.04公里,建设林荫路14.99公里;推进垃圾终端建设,建成清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焚烧发电能力提升至5150吨/日,全市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资源化利用率达86.4%;实施建筑垃圾全链条管理,从源头治理、处置核准、运输管理、利用处置、监管执法5个方面优化建筑垃圾全过程治理,打好建筑垃圾治理的攻坚战。

这一年,我们数智赋能提升管理水平。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提升改造“智慧城管”执法系统,完成建筑垃圾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贵阳贵安城市道路积水点物联监测试点,让城市管理有“智”更有“质”。

记者:城市管理工作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2024年我们从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公园绿地、强化管理等方面,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请问2025年有什么工作打算?

练余天:2025年,我们将持续推进民生实事,新建口袋公园5个,新增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整治城区人行道100公里,改造提升公厕100个。持续推进生态保护,重点围绕垃圾分类、农村“治垃圾”、建筑垃圾管理,推进生活垃圾收费管理制度改革,推动“环卫收运、垃圾分类、再生资源”的“三网融合”;更新自然村寨垃圾收运设施5000个,保障农村生活垃圾体系稳定运行;按照“建制度、强监管、严处理”的要求持续强化建筑垃圾治理。持续推进环境改善,开展“让贵阳更干净”“让贵阳更美丽”专项治理,让市民生活更舒心、游客来筑更爽心。

我们还将继续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良心,全力推进环卫工人住房保障工作。用两年时间逐步解决一线环卫工人的住房保障问题。

热点 问答

记者:环卫工人被大家称作城市的“美容师”,刚才听到您介绍我们正在推进环卫工人保障房工作,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这项工作。

练余天: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环卫工人的保障问题,经过调研,提出“由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发力,重点聚焦无房、租房的一线环卫工人住房问题,为环卫工人在贵阳贵安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

锚定这一目标,我们在政策端发力,制定《贵阳市关于解决一线环卫工人住房困难的工作方案(试行)》,提供制度性支撑;在供给端发力,以需定建、以需定供,筹措房源满足环卫工人需要;在需求端发力,聚焦房源周边环卫工人入住意愿,做到“应保则保”,2025年完成1500户,春节前完成800户,2026年底前完成1000余户,2027年起动态清零。

下一步,我们一是注重在布点上补充,让环卫工人能就近入住;二是注重在价格上兜底,让环卫工人不仅能“住得起”,还能“住得好”;三是注重在管理上创新,优化准入及退出机制,提高环卫工人保障房品质,不断提升环卫工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