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市城市更新事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发军:

聚焦城市更新 打造暖心工程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1月13日        版次:A07    作者:

李发军

说到城市更新,这些年已成为一个高频词,主要讲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城市改造模式,同样也是我们实施老城区旧城改造、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其中一个重要抓手。相信,这些年大家也能感受到城市更新带来的变化。

“强省会”行动吹响“强民生”号角以后,无论是“15分钟生活圈”的便捷、还是停车场农贸市场的智能和规范,无论是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的更新、还是背街小巷和城镇地下管网的改造,“一圈两场三改”的精准发力,让我们共同见证了这座城的温度、温情和温暖。

有这么一组令人兴奋的数据:2021年以来,我们建成140个生活圈,完成9.6万个停车位和93个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实施棚户区改造13.8万户、城中村改造4.2万户、老旧小区改造17.2万户、背街小巷改造1224条。

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们4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4.2万户全部完成签约,34个拆除新建安置房项目和12个整治提升项目全部开工;4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4.1万户、背街小巷改造100条全部开工建设;完成城镇地下管网改造803公里。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贴民心、遂民意、达民愿,城市更新又成为了全年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令人信心百倍。在新征程上,我们将持续以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镇地下管网改造等为重点,以规划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民意为基础,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各项工作。

记者:去年以来,城中村改造成为了开展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主要工作措施,取得了哪些成功经验?

李发军:城中村改造工作是我们主要工作之一,首先,我们编制了专项规划。国家城中村改造政策出台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摸清了全市改造底数,编制了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按照单元联动、片区开发的思路,储备了343个项目,明确了年度改造计划。其次,我们认真谋划项目。按照“安全隐患大、群众意愿强、综合效益好”的思路,认真谋划实施项目;按照“谋、投、建、管、用”全生命周期,在算好账的基础上,积极向上争资争项。然后,我们分类实施改造。针对贵阳贵安城中村历史存量大、各类安全隐患突出等实际情况,我们以解决城中村区域房屋、消防等各类安全隐患为重点,一地一策,采取拆除新建、拆整结合、整治提升进行改造。最后,我们突出以人为本。在征收上,我们始终坚持优先解决村民的安置补偿,做到依法征收、阳光征收、和谐征收;在安置房建设上,实行优先选址、优先征拆、优先办理手续和优先施工建设,切实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充分保障群众利益。

热点 问答

记者: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从哪些方面抓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李发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也是我们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一是突出群众参与,通过召开坝坝会、进家入户、发放征求意愿表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取得三分之二及以上老百姓同意后,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纳入改造方案,真正改到群众心坎上。第二是突出三大革命,紧紧围绕“楼道、环境、管理”三大革命,重点实施水电路气讯基础改造,加装电梯,着力解决“蜘蛛网”密布、管道老化、出行困难等问题,补齐功能短板,推动小区改造后实现长效管理。第三是突出改造特色,贵阳文化底蕴深厚,有甲秀楼、文昌阁、阳明祠等历史文化场所,在实施改造中,我们持续深挖城市记忆、城市烟火、城市古韵、城市宜居、城市邻里等资源,围绕老厂房、老街区、老房子,一小区一主题,采取绣花功夫,按照“四好”标准,打造精品小区。第四是突出文明施工,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合理安排时间,精心组织施工,将对群众的出行、作息等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强化施工质量和安全监管,打造群众暖心工程、放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