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羌年是民间古老瑰宝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1月26日        版次:A04    作者:

群众庆祝羌年。

就在春节申遗成功的第二天,我国还有三个非遗项目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一个是羌年。羌年有何魅力?

羌族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拥有三千年历史,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上,就能寻到羌人的身影。羌族人民聚族而居,世居高山沟谷,相对独立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其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而羌年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羌年在羌语中称日麦节、日美吉,意为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节等,是羌族一年中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的节日,流行于四川省理县、茂县、汶川县、北川羌族自治县20多个乡镇的羌族聚居地。

羌年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相关活动通常持续三至五天。在此期间,羌族男女老幼身着盛装、集体欢庆,他们祭天祭祖、祈福驱秽、庆祝丰收、还愿祈福,以表达对天地诸神的感恩和对来年的期盼。

羌族民众通过参与节庆活动表达对日月山川和自然万物的尊重,维系着自身与祖先和乡土的历史记忆及情感归属。羌年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保存且延续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是集民间信仰、口头传统、法事技巧、歌舞表演、技艺展示、知识传授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