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堂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把“坚持守正创新”确立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遵循的重大原则之一。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守正创新是改革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守正创新这一重大原则,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扬帆远航,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就是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创新就是勇于探索、开辟新境,两者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党旗帜鲜明地郑重宣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打响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推动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最壮丽的篇章之一。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怎么改,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大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政治清醒、战略自信和历史主动,牢牢把握、始终坚守守正创新这一重大原则,既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又要有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总目标指引的方向推进。
坚持守正创新,重在守住“正”,“不该改的不改”。“守正”之“正”是方向、道路、原则、立场之正。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都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守正”就是要守住这些大原则、硬杠杠。这是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原点和根基所在,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任务和本质所在,体现着我们党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坚持守正创新,贵在敢创新,“该改的坚决改”。“创新”之“新”是区别既往之新、区别他人之新。改革,关键在深化,着力点在创新。没有创新就谈不上改革,不创新也难以实现改革的突破。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全面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讲求科学方法,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要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深入把握客观规律,注重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意味着求新、求变、求强,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接续推进、逐步深化、不断突破的过程,既需要守正打牢根基、校准航向,也需要创新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只有牢牢把握、始终坚守守正创新这一重大原则,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推动改革行稳致远,不断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辉煌。
(作者系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牢牢把握守正创新的重大原则》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