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撰稿人 绿茶 文/图
《书店日历》第二周,刊登的是南昌青苑书店,这是一家创立于一九九二年的第一代民营书店,今年已经三十三岁。本周读的几本书,大多与往事有关,生于斯长于斯,最终都成为往事。
1月8日 甲辰腊月初九
2025第一周一晃而过,读了五本书,写了若干篇小稿,节奏是对的。
获赠严晓星兄主编《掌故》第十一集,一如既往高水准,其中沈津先生的回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宋希於兄的《周肇祥晚境再抉隐》,艾俊川兄的《麻将前史》等几篇尤为好看。
1月9日 甲辰腊月初十
又是一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今年在展场有两场活动,其一为《书店日历·2025》分享会,其二为韩浩月兄新作《在往事里走动的人》首发。我和韩浩月、潘采夫三人深度捆绑,有这样随时为兄弟站台的朋友真好。互相鼓励,互相打气。
走马灯式的会场活动不过瘾,还没聊开就结束了,但今天在会场还是见了不少人,说了不少话,有了一些想法,又欠下一些债。这么多年至少参加过二三十次订货会,有时因职务采访,有时为朋友站台,有时为自己的书作宣推。尽管这类活动有点走过场,但每年来会会朋友、聚一聚,已成习惯,也很开心。
1月10日 甲辰腊月十一
中午又来国展,浩月兄新书《在往事里走动的人》首发,几位老朋友一起聊故乡,谈往事,确实自在、松弛,但时间有限,意犹未尽。我想,有必要再约时间,再聊一场。
下午去东方出版社参加他们社十大好书评选,见到很多老朋友,大家很快对今年的好书达成共识,选出2024年度好书,也期待他们来年出更多好书。
1月11日 甲辰腊月十二
宗兄韶毅寄赠《新敬乡楼图》,此长卷印80套,有幸获此一套,编号49。“敬乡楼”乃温先乡贤黄公溯初先生的藏书楼,黄公曾邀姚茫父、汤定之、萧俊贤绘“敬乡楼图”,梁启超、郑孝胥、刘景晨、刘绍宽等十七家题跋。图今已不存,幸有题跋存留。宗兄韶毅乃有心、好事之人,邀温籍文化人士重绘“敬乡楼图”,重录题跋,装裱成手卷,达18米之长,蔚为大观。
旧有“敬乡楼图”及题跋,今有“新敬乡楼图”及录跋,此一传承成其佳话,系研究黄公及温州藏书文化的重要文献。方兄善也!
1月12日 甲辰腊月十三
今日读苍南学者周功清兄大作《小戏大做》,此书研究苍南霞关库下村采茶戏民俗,虽曾听说过“神赛会”和“采茶戏”,却没亲眼见证过,读此书才了解此地方民俗的来龙去脉,以及对当地民众的凝聚力,并且逐渐演变为年俗中民众的狂欢节,期待未来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下“神赛会”的狂欢现场。
1月13日 甲辰腊月十四
青苑书店成立于一九九二年,今年三十三岁,三十而立的青苑书店越发彰显其对于南昌的意义,以及对城市阅读文化的影响。店主万国英说:“书店的未来在于书,在于读者”,青苑书店已经培养了几代读者,他们将是青苑书店最有力的支持。
读《生长于斯》,作者林长丈,温州龙港人,是我老乡,于是找来一读,该书研究六朝史上的“地方”,考察地方人群与制度的互动,挺有趣的题目,但论文味浓,可读性弱。
1月14日 甲辰腊月十五
日历中每一日选一句“书店情话”,这些话闪闪发光。就像今日,梵高说:“我仍有一个心愿,要画一家书店……”不知道梵高最后画了这幅书店没有,我没有见过。我今天也想画一家书店,在香港《大公报》开了一个专栏“茶画会”,文已交,等画同步刊发。拖了好几天没动力,今天看了梵高这句话,突然很想画出来。
继续读林昌丈的《生长于斯》,还是枯燥难啃。林昌丈是武大鲁西奇先生的学生,鲁老师的研究也很艰深,但他的书好看。看来,林还需修炼。
(《在往事里走动的人》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